tamia 一位昆虫系研究生的捕虫历险记( 三 )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犹豫,随后我把当时师兄师姐们的一句话也传给了师妹:“老师是不会喜欢你这个抓虫不伸头的样子的。”
对了,晚上洗头的时候,总会有惊喜——你可以从头发里挑出几个虫子,甚至直播。
我们抓果蝇到底有什么用呢?
先说说果蝇的好处。果蝇是人类研究最透彻的生物之一。因为它的一些基因与人类的基因相似,所以成为了广泛使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一些科学家因对果蝇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对人类最有价值的果蝇物种。
而我们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命名未知的果蝇品种。可这些新种并不像黑腹果蝇对人类来得那么有用。那我们分类它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网中的“绕眼”果蝇
我在扫网收集的时候,一个路过的游客大叔问我:
“你们抓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在普通人眼里,抓一只蝴蝶还是可以欣赏的,抓一只甲虫还是可以搞笑的,但是抓这只小果蝇真的没有意义。当时我脱口而出:“这些昆虫也是生物资源。我们必须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种类的昆虫。”
现在回想起来,道理是不差,不过多少带点自我安慰的意思。这个工作其实跟挖钻石的性质很像:越大越闪耀的钻石总是更吸引人,同样,越大越漂亮的动物总能吸引更多的学者去做鉴定工作。
和狮子老虎这种稀有的东西相比,鉴定昆虫只能算是挖别人剩下的碎钻——这还在描述那些做蝴蝶甲虫鉴定的实验室,和我们一样研究果蝇的只能算是捡玻璃渣。所以有时候,当我们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时,这只是昆虫分类学家的娱乐。
每当我们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着采集用的长衣长裤、提着捕虫网出现在小镇、乡间;每当我站在树干下方扫着空气,然后又把自己装进网子里时,总能吸引来不少当地人的目光。
总有人忍不住八卦,给我们发来一系列灵魂拷问,比如“抓这个虫子有什么用?”“你是哪里人?”“抓到了能卖钱吗?”
平日里并不喜欢与陌生人交流的我,在这些时候还是会站出来耐心地作解答,甚至主动展示起我们捉到的虫子来,以表现出“搞科研”的样子——做好科普工作也应该是昆虫分类学者的职责之一嘛。当我回答完毕,只见这一拨人焕然大悟地点头走开,不久后又走来另一拨充满疑惑的人群。
【tamia 一位昆虫系研究生的捕虫历险记】
神农架林区标识
其实我更希望采集地点是一个无人值守的偏远森林,这样就不会有人问我们做什么了。唯一担心的就是毒蛇、野猪、豹子。
好在这些年其实并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只是看到过黑熊的脚印,远距离的毒蛇背影和卡在山沟里的一副牛骨架——而它们加起来还不如防不胜防的荨麻草蜇人来的威胁大。
山里最舒服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边抓果蝇边放手机外最热的音乐,不用去想抓这个东西的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