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定位 华为再定位:软硬件巨头的进化之路

在中国百年奋斗历史中,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华为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18年底,董事会通过了投资20亿美元提升软件能力的决定,在5年周期内,软件工程能力将升级到更高水平。通过软件升级,可以减少对芯片的依赖,创造差异化。我们也在寻找软件机会,增加投资,提高软件和服务收入的比例。”在2021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华为将加强软件能力。
近年来,华为的文化在应对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不断演变。除了架构和系统的更新,华为正在从硬件巨头向软硬件巨头转型。以火热的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系统宣布之初,业内的问题是:华为真的要做软件吗?如今,大家都在关注鸿蒙系统生态的建设,华为也进一步展示了建设软件生态的决心。
“华为和蛭形轮虫一样,都是单基因培养,需要多基因冲突、多基因融合才能产生突变。这些突变有利于潜在的爆发。”近日,在华为心脏社区发布的《仁宗讲话暨2020金牌员工代表座谈会》上,任表示,“华为文化是一个单一的基因链,推动变革必然有冲突。心社区,咖啡馆遍地,AT的任期,专家委员会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制...都改变单基因遗传。
华为积累了长期的工程软件,但华为仍在探索直接面向全球开发者和消费者的C端软件平台的路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华为在软件领域的创新、鸿蒙的成长和生态建设,为华为引入了新的基因,反过来又推动了华为内部管理的改革,重塑了其组织文化。随着软硬件的进一步融合,华为越来越开放,华为正在全球小众中重新定位。
鸿蒙进化
华为曾经用分布式基站的创新技术打开了欧洲通信市场。在目前的手机市场,华为以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应对了一些外部压力。
随着系统的迭代,鸿蒙将逐步应用于华为手机、华为手表、华为智慧屏、汽车领域和智能家居。今年的一个重要节点是,6月2日,华为正式推出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2.0,并公布首批18款可升级机型。同时,华为也在推进鸿蒙的相关开源项目。据极光大数据显示,从6月2日鸿蒙系统2.0发布到6月15日,通过整合公测版和内测版,升级用户数已超过1800万。
在芯片被封杀的情况下,鸿蒙系统是华为手机业务的突破口,也是华为面向物联网时代的解决方案。从通信业务到手机业务,华为在软件业务上拼了老命。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表示,并不是想成为另一个安卓系统,而是一个物联网操作系统。“我们希望解决所有物联网硬件设备配备一个操作系统的系统的问题。硬件制造商在生产不同的硬件时,不需要切割或寻找新的系统安装。”王认为,更重要的是,为所有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分布式编程框架,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高级语言,编写一次业务逻辑在所有设备上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隔离设备上的生态共享。
根据华为此前公布的计划,2021年保守估计将有1亿台外接设备接入鸿蒙系统系统,今年的总体目标是覆盖3亿台鸿蒙系统设备,其中包括2亿台华为自有设备。鸿蒙系统生态市场份额达到16%,16%是华为提出的关键“生死线”。
王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不难,生态是核心。生态学的广度、深度和复杂性远远超过所有单项技术。此外,如果生态不能应对产业发展和变化的机遇,就很难成功构建生态。鸿蒙系统的生态建设将是一场长期的战斗。
在万物互联时代,要创造新的操作系统秩序,构建新的生态,挑战是巨大的,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以Windows为例。2006年微软在中国发布Windows Vista、Office System和Exchange Server时,其当时的高管表示,这三款产品的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更新一个版本的Windows,需要适应大量的软硬件,支持庞大的用户群,维护多个版本历史,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再举一个例子,尽管Linux是一个开源的免费操作系统,但世界各地的组织都在Linux开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2008年,Linux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Linux社区发行版Fedora 9将耗资约108亿美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