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定位 华为再定位:软硬件巨头的进化之路( 二 )


华为不遗余力地投入R&D资源。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在鸿蒙系统投资了几十万R&D人员和1000多亿元。鸿蒙系统仍在发展,在技术和生态的长期竞争中,一个新的故事刚刚开始。
硬件和软件“异构”
长期以来,华为一直围绕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准备各种策略。一方面,2016年,华为开始研究操作系统;另一方面,迫于压力,华为在2019年迅速集结,“淞沪会战”解决了移动端的生态问题。
时间线可以追溯到2019年8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当时备受关注的鸿蒙系统正式上台,显示了华为开发软件的决心。构建移动生态系统,仅靠操作系统远远不够,作为谷歌移动服务GMS标杆的HMS才刚刚起步。为了快速进攻HMS技术,华为在两个月后的10月份召集了来自全球的2000多名工程师,齐聚华为东莞松山湖园区,快速组建1000人的新团队进行联合研发。再加上鸿蒙系统等软件整体的员工,这个数字就更大了。这次淞沪会战对华为意义重大。
华为,大家过去都知道,是一家硬件盒子公司。当我们听到华为要开发操作系统时,外界的疑问是:华为的软件能力可以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华为在软件方面有很深的积累,但是软件能力集中在系统软件层面,与华为自己的硬件相匹配,然后卖给B端客户,而不是单独卖给第三方。这类软件在华为被称为工程软件,华为多年来培养了很强的软硬件结合能力。
但这一次,华为想要挑战面向C端的软件,这也是继硬件之后,华为再次挑战带有B端基因的C端产品。从B到C,对华为的团队管理和华为工程师的思维转变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采访人员:“这么多公司都想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事实上,他们都回国了。华为能不能做生态是可以做的。大家其实都在打鼓。”
一位软件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分析,世界上有很多公司生产操作系统。比如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公司,脱胎于IBM的硬件基础;苹果是软硬件结合最典型的公司,整合硬件产品和操作系统,是移动软硬件结合之王;安卓懂软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王者,给谷歌带来流量。他们都有不同的成功。华为是一家硬件基因公司,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将开启新模式。不用说,苹果的壁垒在PC端依然是微软主导,谷歌采取纯开放流量模式没有历史包袱。华为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备受关注。
在这场软硬件市场的竞争中,华为堪称巨头中的“异类”。面对强大的外部影响,华为不得不开始新的转型,在打鼓的同时努力开辟新的“软”赛道。这也是华为再次自我探索、自我定位的历程,前进的道路是学习谷歌、苹果、微软模式,还是融入自己的体系,等待华为给出答案。相比之下,微软、谷歌和苹果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过渡期,但很少有华为公司面临如此复杂艰难的内外部形势。
转变是剧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硬件基因和新软件能力的结合,华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
【华为定位 华为再定位:软硬件巨头的进化之路】任何优秀的世界级企业都要历经磨难。我们相信,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中国企业的创新创造都无法停止,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更多的华为将在中国崭露头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