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展 当艺术遇见商业 清贫不意味着就能成为大师( 二 )


本次艺术展是莱佛士城、艺术家、策展人方小龙与“国际插画季”插画平台联合打造的2019年第二季度国际插画季展览。
插画,因其视觉语言的国际化和商业化消费,可以说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在新社交媒体时代,其视觉优势和广泛的传播维度使其优势更加凸显。因此,似乎商场选择与插画品牌合作打“安全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毕竟现在连美术馆的艺术展都要靠流量宣传。“插画”是否显得太自然、太“平庸”?
带着这个问题与策展人方小龙交谈时,分享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仔细了解参加展览的艺术家,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大体呈现了当下年轻人在思考的东西,以及那些他们在千变万化的信息包中过滤、提炼、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技术凌驾于劳动之上的隐忧,生存压力越来越紧迫下的逃避,城市与个人的孤独与疏离...如此多微妙的情感贯穿其中。以杜玉凯的作品为例,她的插画在视觉上具有“博菲尔”的几何美学思想,在色调上具有20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的复古风格。这种新老气质不仅展现了其高度成熟的艺术语言,也展现了这个时代流行文化的审美,一种流行艺术的价值。
艺术展的消费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场的艺术展也是当代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
自2015年莫奈“特展”在上海K11商场举办以来,这一话题最早从理论角度被提出和讨论,并开始从制度化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展开讨论。
特别是随着2017年、2018年“沉浸式”展览概念的提出,话题从“专题展”转变为“线上名人展”。
尤其是后者让很多商家背负了“圈钱”的骂名,这也引发了对过度依赖流量和社交媒体打卡刷单的反思。
这确实是近两年新发生的事情,目前还很难做出最终结论来判断其得失。我们不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社会发展必然阶段的必然现象。
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曾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一书中借用鲍德里亚的观点,认为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对生产的强调已经转向对再生产的强调,即转向对媒介反复复制的标志、图像和模拟的强调,消解了图像与现实的差异。因此,随着社会生活规律的消解,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多变,更少被固定的规范所结构化,消费社会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东西。标记的过度产生以及图像和模拟的再现导致固定意义的丧失,并使真实物体以美学的方式出现。费瑟斯通随后引用了沃尔特·本杰明的观点:对本杰明来说,自19世纪中期以来,巴黎等大城市不断出现的新百货商店和商业广场,其实就是这些“梦幻世界”。各种陈列商品的巨大幻觉效果往往转化为资本家和现代主义者寻求新奇动机的一部分,成为梦幻意象的来源……由此可见,大城市的日常生活具有审美意义。新型工业化进程曾经为艺术走向工业提供了机会。此外,为了产生具有审美趣味的新的城市景观,广告、营销、工业设计和商业展览领域的各种职业一直在扩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用它们的风格和特征来代替它们,来理解这些艺术展览作为一种“糖果盒”的价值。作为消费和民主的场所,审美是“日常”的,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崩塌,商品包围下的高雅艺术的特殊保护地位消失。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可能适用于沉浸式艺术和未来将出现的更多新的展览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伴随着所谓现代化进程的艺术形式中,那些曾经前卫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形式乃至6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形式,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先锋力量,任何日常用品都可能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这些积蓄也一定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时代背景的沉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