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堰头垸村:10多名村“村支书”,150多名“网红”,共“谱乡村振兴”曲( 二 )


随着网红经济兴起 , 该村趁势而上大力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新型产业 , 通过建设“网红之家” , 完善新兴产业服务功能 , 带动全村100多名留守妇女和30多名在外能人发展互联网+农特产品销售 。
2021年 , 堰头垸全村油茶种植面积达3000亩;种植福白菊1150亩 , 创建504亩福白菊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优质网红梨园基地100亩 , 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 收入也逐年增加 。
麻城市堰头垸村:10多名村“村支书”,150多名“网红”,共“谱乡村振兴”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村民采摘福白菊 。胡小军 摄
该村网红周红英以前一直在外务工 , 当过保洁员 , 进厂做过流水线工作 , 直播带货兴起之后 , 周红英回到家里做起了直播带货 , 给网友介绍鞋垫制作的老手艺和针法技巧 , 在网上大受欢迎 , 很快拥有大量粉丝 , 每年纯赚8万元以上 。
“如今在家门口务工 , 挣钱顾家两不误 。现在这么好的日子 , 以往想都不敢想 。”周红英感叹 。
今年7月 , 村里种的网红梨滞销 , 周红英和其他几名留守妇女一起将直播设备架到梨树下 , 通过直播告诉网友们 , 这种梨子生长在大别山南麓 , 举水河西岸 , 这里山清水秀 , 生态优良 , 水分足 , 光照强……结果 , 她们一天卖出300多单 , 3天时间就把滞销的梨子全卖光了 , 价钱还不低 。
周红英说 , 去年网红梨滞销 , 从7月卖到8月 。今年看着已经成熟的梨子 , 果园老板很是着急 。没想到 , 村里留守妇女将直播间搬到了果园 , 网上销售如火如荼 , 线下采摘络绎不绝 , 网红梨供不应求 。
直播带货让“土网红”火起来
从2016年开始 , 堰头垸村留守妇女就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 , 至2021年已有156人 。为了帮助留守妇女更好地掌握网络销售技能 , 2020年10月 , 杨作柱决定将村里的危房、旧房改造 , 建立全市首家古色古香的“网红之家” 。
“网红之家”依山就势 , 在最高处建平台观览村全景 , 供人洽谈生意 。灰砖、灰瓦 , 木檐、木窗 , 在一串串红灯笼的映衬下 , 自然而又古朴 。
麻城市堰头垸村:10多名村“村支书”,150多名“网红”,共“谱乡村振兴”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堰头垸网红之家 。胡小军 摄
400余平方米的“网红之家” , 内设网红培训中心、公益直播间、地标优品展示馆、物流服务公司 。还申请注册了堰头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让“土网红”成为真网红 , 抱团、规范有序发展通过“网红之家”各项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平台建设 , 使该村走上发展新型网红经济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
为了形成网红经济产业链 , 杨作柱在“网红之家”西头建网红培训中心 , 邀请网络专家讲课 , 组织网红分享经验 。旁边的地标优品展示中心 , 产品有吃的满畈香米、绿壳鸡蛋、腊肉、黑山羊肉、小河虾 , 喝的老米酒、菊花酒、野生葛根粉、福白菊、云雾茶 , 穿的手工千层底布鞋、鞋垫等 , 其中既有本地畅销的农副产品 , 又有线上最受欢迎的本地特色产品 。
麻城市堰头垸村:10多名村“村支书”,150多名“网红”,共“谱乡村振兴”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土岗镇新型产业 。胡小军 摄
堰头垸村通过抖音、快手、小视频等掀起了直播带货热潮 , 昔日外出赶集的小山村摇身变为线上购物的网红村 。
“要下单的朋友们 , 直接点开2号链接 , 开2号链接就是啊!”在堰头垸村 , “第一网红”周红英对着手机 , 用流利的普通话 , 给粉丝推介山里的菊花茶 , 这已成为该村留守妇女的“新农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