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理|冬菘

西安地理|冬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菜被称为关中百姓的看家菜 。小时候 , 每年冬天街上都有拉架子车、蹬三轮车 , 或是开着卡车卖白菜的 。有一年 , 我家楼前的操场上居然被人卸了满满一操场白菜 , 小山似地堆在那儿 , 连隔壁厂子的人都被引来了 。大人们忙着挑挑拣拣 , 娃娃们绕着“小山”一圈圈开心地追逐打闹 。待父母远远地喊一嗓子 , 就屁颠屁颠跑过来 , 抱着一棵棵大白菜一趟趟地往家里搬 。
俗话说 , 百菜不如白菜 , 盖因白菜物美价廉且营养丰富 。
白菜 , 古称“菘” , 是中国原产蔬菜 , 在北方有着悠久的种植史 。因其“凌冬不凋 , 四时长见 , 有松之操”而得名 。古书载“菘 , 息躬切 , 冬菜也 。其茎叶中白 , 因谓之白菜” 。
那时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差不多 , 过冬的主要蔬菜就靠白菜、萝卜、土豆 。有人家把白菜整整齐齐码在楼道或者阳台 , 也有人家在楼前的空地上挖个地窖存放 。一米来深 , 直径半米多的地窖里堆满了大白菜和白萝卜 。窖口覆一张牛毛毡 , 铺一层塑料布 , 盖一块板子 , 再给板子上压几个砖块儿 。这才满意地拍拍身上的土 , 来回走好几趟 , 仔细数着从地窖到单元门的步子 , 以免和别家的地窖弄混 。然后整个严冬 , 娃娃们隔几天就奉父母之命下地窖抱一棵白菜或一个萝卜回家 。
幼时的我一点也不待见白菜 , 母亲有时做白菜熬粉条会放些豆腐和红烧肉进去 , 我就只搛肉吃 。父亲绷着脸用筷头点点桌沿 , 说不许在盘子里翻 。我就瞅准了再搛 , 连藏在菜叶底下的肉都一搛一个准儿 , 任凭母亲“鱼生火 , 肉生痰 , 白菜豆腐保平安”叨叨 。
爱上大白菜是多年以后了 , 突然没来由地“返璞归真” 。饺子要吃白菜馅儿的 , 涮火锅更是必不可少 。风雪天学着母亲做一锅白菜熬粉条 , 照样放了豆腐和红烧肉 , 小火慢煨 , 支棱棱的白菜叶在汤汁中慢慢软塌 , 肥嫩甜美 , 静日生香 , 温暖又明亮 , 让人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
【西安地理|冬菘】古来热爱大白菜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只恐鸣驺催上道 , 不容待得晚菘尝” , 认为没吃到晚秋的菘菜是一种遗憾 。苏东坡言“白菘类羔豚 , 冒土出熊蹯” , 把大白菜比作羔羊肉和熊掌 。南宋诗人范成大说“拨雪挑来塌地菘 , 味如蜜藕更肥醲” 。大雪天的白菜有一种天然甜味 , 不输夏日蜜藕 。连道光皇帝也为之赋诗“举箸甘盈齿 , 加餐液润肠” , 看 , 即便贵为天子 , 也贪恋这一箸人间烟火 。
霜降之后的白菜尤其美味 , “浓霜打白菜 , 霜威空自严 。不见菜心死 , 翻教菜心甜 。”白居易的这首诗每每都让我想起他的红泥小火炉 , 天欲雪 , 思旧人 , 他老人家想要围炉畅饮 , 用来佐酒的可能就是一锅肥嫩甜美的晚菘吧 。这厢刘十九还没来 , 那边已高朋满座 。一千多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 , 孟郊、卢仝来访 , 韩愈把白菜细细切丝 , 加汤慢炖 , 满满一碗好像烩银丝 , 配上屋外新挖的冬笋 , 众人品菘尝笋 , 煮酒论诗 , 韩愈盛赞白菜胜过牛肚 , 留下了“晚菘细切肥牛肚 , 新笋初尝嫩马蹄 ”的佳句 。众人也纷纷唱和 , 好不酣畅 。
“秋末园蔬已着霜 , 青青偏爱晚菘香 。沙锅烂煮和根咬 , 谁识淡中滋味长 。”这是明代诗人倪谦的句子 。那日夜里歪在床上读到这首《画菘菜》 , 突然就顿悟了自己的返璞归真 。从“菘”到白菜 , 这再寻常不过的大白菜从遥远的古时一路走来 , 日日年年霸占着人们的生活 。从五花肉到不自觉地和母亲一样念叨“鱼生火 , 肉生痰 , 白菜豆腐保平安” , 我用了半生的光阴 , 始觉淡中滋味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