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元镇亿元村成长记|乔庄镇:盐碱地上40年接续奋斗,成就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十亿元镇亿元村成长记|乔庄镇:盐碱地上40年接续奋斗,成就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初冬的中午 , 阳光和煦而慵懒 , 鲁北平原上大部分农事已经收尾 , 博兴县乔庄镇乔庄村北一片养殖池中 , 高永波正在看着工人架设拱棚 。
10月底 , 高永波卖完了最后一茬南美白对虾 , 算了一下收成:“15个2.5亩的池子 , 纯挣六七十万元吧” 。但谁又能想到 , 8年前他投资建厂失败 , 卖掉了县城的楼房还债 。而今 , 他早还清了债务 , 又甩开膀子开始大干:“清一下底泥 , 再建2个拱棚 , 这样续养一茬 , 少说也能挣6万多元 。”
正应了那句话:世上无难事 , 只要肯攀登 。
过去40年里 , 乔庄镇 , 这个位于黄河南岸的小乡镇 , 在盐碱地上摸索着水产养殖 , 并最终依靠养殖“南美白对虾” , 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 成为乔庄人靠着勤劳奋斗、不断创新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
巴掌长的南美白对虾激活一池春水——
围绕南美白对虾养殖销售 ,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2021年产值11.7亿元
乔庄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开始于2001年 , 至今正好20个年头 。弹指一挥间 , 乔庄人在全国水产养殖版图上干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头顶“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招牌 , 成为北方最大的白对虾淡化标粗基地 , 最大的博兴黄河鲈鱼大规格苗种生产基地 。
十亿元镇亿元村成长记|乔庄镇:盐碱地上40年接续奋斗,成就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俯瞰乔庄 , 一个个养虾池星罗棋布 , 甚是壮观 。
“面子”的光鲜 , 来自“里子”的殷实 。截至目前 , 全镇虾池达1.2万个 , 养虾户5000余户 , 超千亩的水产基地11个 , 面积3.5万亩 , 平均亩产600公斤 , 最高亩产2000公斤 , 年产量2万余吨 , 产值11.7亿元 , 实现利润4.5亿元 。平均亩纯收入1.5万元 , 最高6万元 。
产业链条分工越来越细 。目前 , 全镇有虾苗淡化企业36家 , 年淡化虾苗达20亿尾;渔业投入品经营业户260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 , 年存储能力3000吨 , 年生产能力20万吨饲料企业1家 , 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 。
程玉华在乔庄镇具体负责水产养殖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8年多 , 对于全镇的情况 , 可以说信手拈来 。他介绍 , 更细化的服务 , 包括池底清淤、捕虾等 , 都有专门的技术工人来做 。
在经营体系方面 , “博兴对虾”品牌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 以农户为养殖主体 ,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构建起利益联结体 。
巴掌长的对虾跃出水面 , 激活了一池春水 。
十亿元镇亿元村成长记|乔庄镇:盐碱地上40年接续奋斗,成就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前 , 乔庄也在不断发展毛蟹、龙虾、加州鲈鱼、澳洲红鳌鳌虾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 以乔庄水煎包等为代表的餐饮 , 以对虾节为代表的展会经济 , 都让小镇声名远播的同时 , 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
40年曲折前进 , 盐碱地里创造奇迹
——南美白对虾在黄河岸边的乔庄“安了家落了户”
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王淑生 , 因为成功实现南美白对虾内陆养殖 , 被誉为“让南美白对虾从海水‘游’进内陆第一人” 。
在他的记忆里 , 乔庄的水产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 , 至2000年 , 主要是以养殖淡水鱼为主 。期间 , 鱼类产品供应逐渐增多 , “养殖户到处找熟人、托关系 , 希望把自家鱼卖出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