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绪岚简历 中国最好的电影 其实是你我的生活|70年电影史

原创: 门纪 新周刊
“会有面包和牛奶。”
电影最初来到中国,天然带着一层高端滤镜,与普通人的生活相疏离。
在中国电影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大量的翻译电影增加了这种陌生感,强化了观众的印象,电影中的人因为高鼻子、蓝眼睛、金发而与我们不同。
1950年夏天,《大众电影》杂志创刊,面向中国电影工作者与影迷,提供资讯、深入报道与影评。第一位登上杂志封面的,是苏联电影《团的儿子》中的男主角“伐尼雅”。
中国电影的许多“第一”
八十年代属于启蒙,这一点在文艺作品上表现为人性的回归,具体到国产电影而言,就是宏大叙事的版图渐渐缩小,日常生活的题材渐渐扩大。
镜头一点一点放低,终于达到了普通人的水平。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越来越多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轮廓和单一的性格,而是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温度。
青年制片厂诞生,青年电影人开启了自己的电影语言探索之路,“第四代”登场。
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导演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名叫“北海读书会”,并在誓词中写道:
1980年4月5日,时值清明,我们在北海聚会,相约发奋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
《灵魂女孩》的导演谢飞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担心。”
电影是生活,但生活不全是电影
21世纪初,我国实施了院线制改革,电影产业链的收益群体开始出现分化。
一张电影票卖了60元,院线和院线赚了30元,剩下的交了5%的专款和3.3%的税,由发行人和制作人分。为了各方利益,电影票不断涨价,观众成为唯一的买家。
过去座位多、空间大的影院、戏院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最多容纳100人左右的影厅,屏蔽了光线与杂音,开了杜比环声和3D,观影体验越来越极致,观影成本也越来越高。

《阿凡达》是很多人戴着3D眼镜看的第一部电影大片。
任谁都能嗅到,一个属于市场的电影时代已经到来,可谁又能料到,中国电影就此转了一个弯,与普通人的日常百态渐行渐远。
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准入资格放开,民营电影崛起成为主力军,中国迅速成为“电影大国”。
新世纪前后的两部经典电影,《卧虎藏龙》和《英雄》,叫好又叫座,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影迷的掌声。

对于饱受恶评的《英雄》来说,豆瓣评分已经回到了7.1,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应该“重新被认可”。
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大投资,似乎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一条屡试不爽的公式。那些年我们似乎在银幕上看过了太多类似的“古装武侠大片”——《十面埋伏》《夜宴》《无极》……
这些电影不仅延续了观众对武侠片的喜爱,也将只停留在拳脚上的功夫推向了东方哲学的方向,这是可以理解的。
只可惜同质化的电影一多,主创团队对故事本身一疏忽,水准渐渐放低。高票房和高质量成为逐渐分离的两件事,大片,终于成了含义不明的一个词。
当时传奇的第五代导演只能拍空《无极》和《城中金花》,场面华丽。

《无极》,那时候是有争议的。
前者由中日韩三地最红的演员出演,耗时3年打造,最后只成就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后者剧本改编自《雷雨》,加上“流量王”周杰伦,轻松成为当年票房冠军。但看豆瓣5.5的评分,也知道观众知道这不是好电影的味道。
但据说正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宏大场面,才让张艺谋获得了两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大展拳脚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