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素汇聚筑起种业创新高地( 二 )


研——
强化科技攻关保障良种供应
今年 , 有一个大豆品种顽强地扛过了河南强降雨导致的长时间水淹 , 并收获高产 , 赢得“豆坚强”的美称 。这个“豆坚强” , 就是大豆专家卢为国研究员带领河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团队培育的大豆新品种“郑1307” 。
10月 ,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 , 八位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大豆专家 , 对“郑1307”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实收 , 现场测产结果显示亩产328.3公斤 。这一产量创造了河南省选育大豆品种单产的最高纪录 。
这一试验基地 , 也是产业园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边建设边运行的一部分 。
据介绍 , 早在产业园创建之前就立项的生物育种中心 , 在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基础上 , 建设过程中已经同时展开育种研发 。“除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品种的培育试验 , 蔬菜育种团队也在组建中 。我们的目标是要立足河南 , 面向黄淮海地区 , 甚至向全国更广地区提供优质种子 。”卢为国说 。
资料显示 , 近年来平原示范区32家研发育种机构 , 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发权的农作物品种50多个 。其中获得今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新品种“郑麦379” , 实现了优质、高产和抗逆性的协同改良 , 并通过创新配套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模式实现了大面积产业化应用 。
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 , 种子资源库建设、试验基地规模扩大、育种科研硬件设施完善、重大专项支持等 , 正随着产业园的创建同步推进 。“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国农业领域首个产业创新中心的先发优势 ,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 , 加快推进重大品种、关键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 , 加快基因编辑、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应用 ,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基础公益研究为支撑的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 , 引领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 。”李生说 。
在园区建设推动下 , 小麦、玉米主产区优势正在进一步强化 , 向着统筹推进我国补齐玉米种业短板和锻造小麦种业长板 ,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种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向笃定前行 。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素汇聚筑起种业创新高地】推——
先导示范带动品种结构优化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 在产业园有多个育种试验基地 。在园区展示推广的示范作用下 , 公司近年研发的丰产性、抗病性优良的小麦品种“秋乐168”和“秋乐2122”已在黄淮海地区推广至年种植四五十万亩 , 玉米品种“秋乐618”累计推广种植二三百万亩 。
“今年我们已经种下了1000多份小麦育种材料 , 产业园建设的集聚效应为我们育种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 通过技术交流和试验示范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成果转化 。”公司总经理助理信宏峰说 。
据了解 , 平原示范区种子加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 拥有河南金娃娃现代化小麦种子加工中心、河南农科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种子加工中心 , 年加工各类农作物种子2000万公斤以上 , 近年来“郑麦9023”“豫麦13”“郑麦7698”等小麦品种和玉米优势品种 , 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15亿亩 , 有力支撑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
“农作物品种本身表现优良是一个方面 ,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推广 , 提高品种的影响力 , 把好品种转变成好效益 。”卢为国说 , “如果只有100斤 , 再好的品种也不可能实现大面积推广 , 而产业园建设通过科企合作可以大规模推动原原种繁殖 , 客观上促进制种能力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