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让红枣产业更“红”

且末:让红枣产业更“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驻托格拉克勒克乡托格拉克勒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帮村民收红枣 。杨丽君 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巴州采访人员站 薛云少
12月15日 , 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托格拉克勒克村村民芒力克·库尔班坐在炕头 , 打开记账本 , 细心地记上了增收账 。
今年 , 芒力克家的19亩有机红枣丰收了 , 产量达到4920公斤 , 总收入92500元 。
近年来 , 且末县强力推进红枣特色林果种植加工产业链发展 。截至目前 , 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13.5万亩 , 进入有机认证程序的枣园超过7.5万亩 , 红枣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的45%以上 , 枣农红枣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 红枣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
2017年前 , 芒力克种植了10亩红枣 。那时 , 红枣市场价格起起落落 , 最差时 , 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 。这红枣到底该怎么种?他犯了难 。
如何让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 保障枣农丰产丰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芒力克一个人的事 , 更是且末县党委、政府考虑的大事 。2017年 , 且末县启动实施了重点打造且末有机红枣品牌规划 , 引导和鼓励枣农种植有机红枣 , 成立合作社抱团取暖 , 目的就是做精做强且末有机绿洲产业 , 打造最优有机红枣生产示范县 , 让枣农有信心、有盼头 。
芒力克坐上了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 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几年 , 有机红枣市场价格稳定 , 平均每公斤在15元至25元之间 , 广大枣农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有机”的甜头 , 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 。
【且末:让红枣产业更“红”】且末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周斌介绍 , 且末县全面强化红枣生产管理过程安全监督 , 推进且末红枣有机认证 , 每年按照1万亩至2万亩的进度开展有机红枣认证工作 。2021年 , 且末县启动了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 目前 , 正朝着打造有机绿洲农产品生产基地阔步前进 。
枣的品质好了、价格好了 , 如何让枣农的收益更高、更有保障 , 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呢?对此 , 且末县积极引导枣农成立合作社 , 并与县里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合作 , 以“枣农+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 , 闯出了“抵御风险+抱团取暖”的新路子 。目前 , 全县成立红枣专业合作社45家 , 带动全县60%以上的枣农参加 , 有效提高了枣农组织化程度和抵御红枣市场风险能力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戈壁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程贵军说:“抱团取暖 , 有助于抵御市场风险 。枣农加入合作社后 , 销路、价格就等于上了双保险 。在红枣种植上 , 我们采取集中管理模式 , 选派技术人员长期在枣园指导 , 保证了红枣产量和质量 , 实现了一举多得的共赢局面 。”
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龙说:“公司成立于2017年 , 拥有分选、清洗、烘干、包装等生产设备20余台(套) , 可满足各种红枣生产加工需求 。自成立以来 , 公司便以‘枣农+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 , 助力且末县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
红枣产业 , 大有可为 。下一步 , 且末县将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 在目前有机红枣认证7.5万亩的基础上 , 推进13.5万亩红枣有机认证全覆盖 ,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 开发以红枣为重点的林果深加工产品 , 带动枣农增收致富 , 让且末红枣产业更“红” 。
且末县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波来提·卡依尔介绍 , 近期 , 他们计划围绕红枣特色林果种植加工产业链 , 积极推进且末县有机红枣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 , 并根据现有资源优势 , 加快培育前端、中段、下游产业链的全产业链项目 , 使且末有机红枣精深加工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