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 看法律文化:法律电影之深意

《法律电影的热闹与门道》系列报道之七
审视法官伦理:法律电影的深层意义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竟然让我有时间看到了许多法律电影。
原来,因为疫情,我的眼泪越来越低。起初,我为那些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为那些帮助那些不幸被感染的人而流泪。后来,我为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和他的家人的意外而流泪。
当我看了这部叫做《因父之名》的电影之后,我不禁又为一位父亲与儿子的故事而热泪盈眶??
【法律文化 看法律文化:法律电影之深意】
一部27年前拍摄,豆瓣评分很高的电影。一部取自英国真实案例并影响英美国家的电影。
在我看来,所有的法律人都该看看这部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真正讲述了法律的深刻含义,讲述了法律的真相,反映了法律的现实。
影片主人公盖瑞生活于当年战火纷飞的北爱尔兰,那时北爱共和军正致力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年轻的盖瑞整日无所事事,偷鸡摸狗,无意间得罪了北爱共和军。
无奈之下,父亲只能送他去伦敦走向世界。没想到,刚到伦敦不久的加里,就被当地急于立功的警察诬陷为北爱尔兰共和军恐怖分子。不仅如此,还给我在伦敦的姑姑家带来了麻烦。于是,连同他们的小朋友,七个人,老老少少,作为恐怖分子被关进了监狱。
其父紧急赶往伦敦,四处陈情,并准备聘请律师讨说法。不料,他最后也被监禁。父子俩竟然在监禁场所聚首,后来到监狱,可谓受尽了苦头。直到多年之后,一位英国的女律师挺身而出,开始从头调查这件极其荒谬的冤案。
所以,这件冤案终于平反了。后来,这部不平凡的电影拍成了。
简而言之,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三个法律的深意:
首先,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刑事辩护律师的制度价值。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电影所展示的真实案例,如果没有律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案要实现平反昭雪,显然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刑事辩护律师的起源或初衷,就是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建立起一支职业力量,与公权力平等对抗,从而将国家公权力犯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这种专业力量就是律师,就是刑事辩护律师,就是找出公诉人在指控犯罪中出现的漏洞的刑事辩护律师。因为律师,既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从电影来看,虽然律师同时代表控辩双方,但我更关注代表被告的律师,也就是主人公的表现。可以说,男律师的表现是公正的。与起诉律师相比,由于各有各的责任,双方有不同的专业表现。
当然,让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位最后帮助被告人实现正义的女律师。因为她的专业智慧,因为她的坚持到底,因为她的专注耐心,终于使被冤枉15年的男主人公及他家乃至小伙伴们获得了无罪释放。由此说明,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就一定不能缺少律师,不能忽视律师的制度设计和职业价值。
第二,任何社会都不能低估刑事证据的程序意义。
这部电影来源于1974年的“吉尔福德四人案”,此案曾被认为是英格兰臭名昭着的司法丑闻。
冤案发生15年后,即1989年,该案最终被驳回。15年后,英国首相布莱尔向遇难者道歉。这个道歉显然和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有关。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这个案件。这个案件之所以成了司法丑闻,是因为当时的法官偏听偏信,也因为检控一方的刑讯逼供,还因为陪审团被民意的汹涌裹挟,更因为本案证据采信的重大瑕疵。
最后,这个案件只得到被告的供词,甚至只依靠被告的性格证据。无视对被告人明显有利的证言,甚至无视对真正凶手的抓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