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由于篇幅有限,课程详细教案,可以到公众号“早教学堂”,获取学习和更多早教课程教案 。
跳跳班(一)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拧螺丝
目的:培养专注力,增进手腕灵活性 。
准备:工作台
过程:教师出示三指,将工作台上的螺丝拧下来,再对应将其拧回去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房子和船》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象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
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月牙船》
月牙船,银闪闪,悄悄划进大水田 。青蛙见了好欢喜,噌的一声跳上船 。谁知船儿不结实,一下变成碎片片 。吓得青蛙呱呱叫,扑通扑通逃老远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音乐游戏:《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目的:感知音乐节奏,引导宝宝学习分辨左右 。
准备:音乐碟片
过程:教师与宝宝对面对站立,引导宝宝跟随音乐指令做动作 。
儿歌:来来来,小朋友,把你的双手摆一摆,向前摆,向后摆,绕一个圆圈蹲下来 。
来来来,小朋友,把你的身体摆一摆,向左摆,向右摆,绕一个圆圈跟我来 。
八、律动:《五指歌》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跳跃摘物
目的:培养竞争意识,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 。
准备:彩绳、蔬果卡片、小筐
过程:两位教师在教室的一端拉开系有蔬果卡片的彩绳,请宝宝从教室的另一端出发,跑到彩绳处跳起来摘上面的卡片,摘到后跑回起点处放到小筐里 。看哪个宝宝摘的多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二)
一、 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 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扫物
目的:训练双手配合打的动作,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
准备:黄豆、扫帚组
过程:教师将绿豆倒出,再拿起扫把将绿豆扫起来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人和仙人掌》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小睡莲》
小睡莲,真漂亮,粉红小脸桃花样 。小睡莲,睡得香,荷叶当枕湖做床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倒车运物》
目的:训练宝宝倒着走及运球的能力 。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 。
准备:玩具、小筐
过程:请家长站在教室的一端,宝宝站在另一端,双手抱着玩具倒着走,把玩具运给家长 。
八、律动:《五指歌》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开坦克》
目的:发挥宝宝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 。
准备:彩虹接龙
过程:教师给每个家长发一个软圈,请宝宝趴在软圈中,做向前爬的动作带动软圈前进,家长在旁边保护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三)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按彩钉
目的:训练手眼协调按的动作,发展拇指力量 。
准备:彩钉板
过程:教师出示二指拿一个彩钉放在彩钉板上,出示拇指将彩钉按下去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树和裙子》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柳树影》
柳树站在小河边,柳枝映在小河面 。小狗想捞柳枝玩,河水一晃:“我不干!”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象吹泡泡》
目的: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协调性,增强归类能力 。
准备:大象、小象的图片,大的、小的圆形彩色卡片(若干张)、小筐
过程:教师出示大象、小象的图片,将大小圆形卡片放在小筐里发给宝宝,家长和宝宝将大泡泡粘在大象的图片上,小泡泡粘在小象的图片上 。
八、律动:《五指歌》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小兔子采蘑菇》
目的:在运动中训练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连续跳 。
准备:万象组合(或呼啦圈)、蘑菇卡片
过程:教师将圆圈摆成一竖排,蘑菇卡片散放在一端,宝宝站在另一端 。
教师告诉宝宝小兔子要出去采蘑菇给妈妈吃了,请宝宝连续跳过2-3个圈,采到蘑菇后宝宝跑回来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四)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动物的晚餐
目的:了解事物的关联性 。
准备:按图找位
过程:教师取出动物板介绍动物的名称,将动物板摆放在工作毯上,取出动物的事物散放,根据动物找相应的事物放在旁边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萝卜和鱼》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
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小金鱼》
小金鱼,水中游,又摇尾巴又点头 。圆眼睛,小嘴巴,就像水中一朵花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音乐游戏:《呼噜噜》
目的:感受诙谐歌曲的乐趣 。能通过动作、歌唱表达自己的感受 。
准备:小猪头饰
过程:教师请宝宝们带上小猪的头饰,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表演 。
儿歌:1=C2/4
3 5 5 | 1 3 3 | 6 2 2 | 7 6 5 | 1·6 | 1·6 |
. . . ..
小小 猪 胖呼 呼,耳朵 大 腿儿 粗,走 路 摇 摇
1 3 3 0 | 5·3 | 5·3 | 4 3 2 | 1 - | × - | × - ||
小尾 巴, 唱 起 歌 儿 呼 噜 噜 。(白)呼、 呼 。
八、律动:《捏拢放开》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快乐彩虹》
目的:练习宝宝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
准备:彩虹接龙
过程:教师在地垫上放好与宝宝人数相等的彩虹接龙(软圈),请宝宝和家长听着音乐按教师指令“跑”或“走”,音乐一停,教师发出指令:“手摸彩虹接龙”或“脚踩彩虹接龙”等,请宝宝在家长引导下,按指令做出相应动作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五)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系鞋带
目的: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
准备:小鞋子
过程:教师取出小鞋子,出示三指示范系鞋带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鹿和树》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
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有棵树儿会走路》
快来看,快来瞧:公园有棵树,它能自己跑 。看见了,看见了,哈——原来是只长颈鹿,头上有顶柳条帽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顶碗送球》
目的:锻炼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 。
准备:一次性纸碗、乒乓球若干、万象组合、小筐
过程:教师发给宝宝每人一个纸碗,宝宝首先跑到起点处,从筐里取一个乒乓球,放在自己的碗里,将碗放在头上,用手扶着碗走上小桥,运到对面,将乒乓球取出放在另一个空筐里,再跑回起点 。反复进行 。
八、律动:《捏拢放开》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贴苹果》
目的:培养宝宝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
准备:万象组合、彩虹接龙
过程:教师用万象组合搭成一座桥,桥的一端搭两个分支,将彩虹接龙放在另一端,形成遂道 。
把宝宝分成两组,每次出发只限两个宝宝,宝宝拿着苹果走上小桥的分支,到桥的主干时由于宽度有限,宝宝们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是谁先走还是两个争 。
下了桥钻过遂道,将苹果贴在苹果树上跑回来 。前两个宝宝过了小桥,另两个宝宝就可以出发了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六)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送彩珠回家
目的:认识颜色,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
准备:迷路彩珠
过程:教师出示教师,介绍彩珠的颜色,引导幼儿了解彩珠家的位置,将彩珠送回家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马桶和镜子》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哈哈镜》
哈哈镜,真奇妙,小花猫,镜前照:一会胖得像狗熊,一会瘦得像小鸟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音乐游戏:《手心手背》
目的: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认识手心手背 。
过程:请宝宝跟随教师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
儿歌:1=D2/4
1 3 | 2 2 | 1 3 | 2 2 | 1 2 3 4 | 5 - |
手 心 手 背,手 心 手 背,伸出 手心 来,
手 心 手 背,手 心 手 背,伸出 手背 来,
1 3 | 2 2 | 1 3 | 2 2 | 5 4 3 2 | 1 - ||
手 心 手 背,手 心 手 背,伸出 手心 来 。
手 心 手 背,手 心 手 背,伸出 手背 来 。
八、律动:《捏拢放开》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跳房子》
目的:培养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练习双脚行进跳的动作,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
准备:万象组合(或呼啦圈)
过程:教师将万象组合的圆圈(或呼啦圈)放在地垫上,每个之间要留点间隙,但距离不要太远,宝宝和家长分别站在两端的呼啦圈里,请宝宝双脚协调地行进跳,一直跳到家长身边;家长再拉宝宝一起跳回来 。
注:不要跳到圆圈外边去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七)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图形板
目的:认识图形,学习对应,感知图形的等分概念 。
准备:图形板
过程:教师出示三指,将图形取出,再一一对应回去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大树和高跟鞋》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宝宝鞋》
宝宝鞋,像小船,划呀划呀,去公园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快回家》
目的:熟悉小动物的名称,快乐地做游戏 。
准备:小猫、小狗、小兔、小象、大灰狼头饰;欢快的音乐
过程:教师戴上大灰狼头饰扮大灰狼;宝宝分别戴上小动物的头饰,听着音乐自由舞动;每两位家长手搭手跑在地上扮成家 。
音乐一停,小动物们迅速跑回家,两个小动物一个家 。“大灰狼”作敲门状问:“这是谁的家?”宝宝要回答,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
八、律动:《三只小猪》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滚筒》
目的:练习跳跃,提高在滚动的物体上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
准备:彩虹接龙、呼啦圈
过程:教师将呼啦圈和彩虹接龙摆放在地垫上,教师将彩虹接龙的遂道左右摇晃,宝宝跳过呼啦圈,钻进滚筒出来后跑到起点处重新再出发 。
儿歌:滚筒、滚筒滚滚,宝宝、宝宝转转 。滚滚、转转,滚滚、转转 。宝宝出来站站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八)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插彩球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控制能力,培养专注力 。
准备:插彩球
过程:教师将彩球取出,再按大小将其插上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婴儿车和青蛙》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青蛙》
青蛙青蛙,爱说大话 。今天说,明天说,说成一个大嘴巴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找房子》
目的:能够按节奏走路,音乐结束时,能迅速做出动作 。
准备:塑料圈若干、沙锤
过程:教师将塑料圈围成圈摆放在地上,教师有节奏的摇动沙锤,家长和宝宝围着塑料圈走,当教师停下来时,家长和宝宝要迅速找到一个圈站进去 。
开始时房子的数量要与宝宝人数一致,逐步过渡,逐渐减少 。
八、律动:《三只小猪》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跳跃放物》
目的:训练宝宝的双脚跳跃的能力及手眼协调性 。
准备:万象组合、小筐、大筐、玩具
过程:用万象组合架上系一个大筐,宝宝跑到旁边隔着一个万象组合的桥板,蹲下取一个小筐里的玩具,跳起来将其扔进大筐里,看谁扔得又准、又多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九)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列车数字
目的:认识数字,学习数字对应,了解数字的顺序 。
准备:列车数字
过程:教师取出列车数字散放,先将数字镶嵌到列车上,再按顺数将列车接上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人像和山水》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
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小鸭子》
小鸭子,嘎嘎嘎,爱吃鱼,爱吃虾 。跳下河,水里游,回到岸上找妈妈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什么不见了》
目的:培养宝宝细致观察的能力,发展宝宝的记忆力 。
准备:玩具小兔、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等 。
过程:教师分别出示小动物玩具,请宝宝说出它们的名字 。请家长用手蒙住宝宝的眼睛,教师取走一只“小动物”,如玩具小猫,请家长把手放下,让宝宝说出哪只“小动物”不见了 。重复游戏,逐渐增加“小动物”的数量或种类 。
八、律动:《三只小猪》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宝宝真能干》
目的:练习走、下蹲、钻、捡、击球的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
准备:万象组合、沙包、气球
过程:宝宝连续钻过万象组合圈,蹲下捡起一个沙包,击打挂着的气球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十)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小鸡成长
目的: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感知事物的序列概念 。
准备:小鸡成长
过程:教师取出成长板散放,拿起一个蛋的板询问他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呢?再将小鸡的板找到,让宝宝观察并嵌进板里 。最后将一个大公鸡的板嵌入,让宝宝了解大鸡是由鸡蛋孵化而成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狡猾和猩猩》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小猴子》
小猴子,不动脑,想把水中月亮捞 。忙活一晚上,啥也没捞到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儿歌游戏:《握紧拳头》
目的:认识自己身体的部位,促进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
过程:宝宝与家长边朗诵儿歌,边跟随教师做动作 。
儿歌:握紧拳头,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握紧拳头 。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把两只胳膊向上举 。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子一个,嘴巴一个 。握紧拳头,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握紧拳头 。打开拳头,拍拍手掌,把两只胳膊向上举 。头儿一个,手臂两只,小脚两只,手指十个 。
八、律动:《我有一双小小手》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彩球趣多多》
目的:学习与成人配合协调做动作,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及动作的准确性 。
准备:万象组合、彩色气球、纱巾
过程:教师用万象组合搭一座小桥,宝宝在家长的保护下走过小桥,宝宝和家长各拿住纱巾的一角,取一个气球放在纱巾上,宝宝和家长合作将气球运回去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十一)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平衡
目的:训练手指的控制力及专注力,培养耐心 。
准备:月亮船
过程:教师取出月亮船和彩色木块,将木块用二指捏的方式放在月亮船上,使其能保持平衡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秋千和滑梯、水壶浇花》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荡秋千》
秋千荡荡,荡到天上 。白天摸摸太阳,好烫!好烫!晚上摸摸月亮,冰凉!冰凉!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儿歌游戏:《手指歌》
目的:训练宝宝手的动作,促进手指的灵活性 。
过程:家长与宝宝边朗诵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
一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
(伸出一只手指在另一只手的手心上爬)
两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
(两只手指放在头上学小兔跳)
三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山羊,走呀走呀走;s
(三只手指放在下巴上捋胡子)
四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螃蟹,爬呀爬呀爬;
(四只手指放在身体两侧横着走)
五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花蝴蝶,飞呀飞呀飞 。
(五只手指放在身体两侧上下模仿蝴蝶飞)
八、律动:《我有一双小小手》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找一找》
目的:训练走、跳、跑的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 。
准备:羊角球、彩虹接龙、海洋球、毛绒玩具
过程:教师将一些毛绒玩具藏在海洋球里,把海洋球和毛绒玩具放在彩虹接龙的软圈里,宝宝在家长的帮助下,骑着羊角球到小桥旁,从小桥上走过去 。到软圈里寻找毛绒玩具,每次取一个送回去给家长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
跳跳班(十二)
一、走线
过程:引导宝宝跟随教师进行线上活动,在教室里摆放三个万象组合桥板,请宝宝跟随教师转弯 。
目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练习转弯,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
二、Hello时间
目的: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
三、教师展示
串串乐
目的:训练手眼协调、双手配合穿物的能力 。
准备:彩珠盒
过程:教师取出彩珠盒,用绳将物品穿上,展示给幼儿看 。
四、幼儿操作
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辅导,仔细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
五、宝宝魔法眼:《大树和路灯、扫帚和撮子》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及想像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
过程:教师出示图片给宝宝和家长看,并询问这像什么?给宝宝时间,鼓励宝宝自己思考,教师可引导宝宝说出答案 。教师将图片藏到身后,将其翻转,再展示给宝宝看,这幅图像什么?当得到宝宝的回答后,将图再次翻转,让宝宝知道他们是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注:配合图片,教师还需引导宝宝学习一首,与该图片相关的儿歌 。)
儿歌:《树要摔跤》
一阵风儿吹,小树晃又晃 。宝宝看见了,急得大声叫:“爸爸快来扶,小树要摔跤 。”
六、唱名字
目的: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
过程: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最喜欢(谁)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
词谱:1 3 5 5 /5 —/ 1 6 5 5 /5 —/ 1 3 5 5 /5 —/ 5 4 3 2 / 1 1 1
×××你/好 / ×××你/好 / ×××你/好 / 我们 都是/好朋 友
七、游戏:《运西瓜》
目的: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培养宝宝的协作能力 。
准备:铃球、纱巾、万象组合、呼啦圈、大筐
过程:教师将铃球放在呼啦圈里,请宝宝和家长面对面将纱巾放在地上,把铃球放中间,然后各自提起纱巾一边的两个角将“西瓜”运到教室的一端,将“西瓜”放进大筐里 。
八、律动:《我有一双小小手》
目的: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音乐做动作 。
九、体能训练:《摇船摘物》
目的: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
准备:太极平衡盘、彩色绳、蔬果卡片
过程:宝宝从起点跑过来站在平衡盘上,家长可以在旁边扶着宝宝,两名教师匀速摇晃彩色绳,宝宝站在平衡盘上摘 。摘到后跑回去放在自己的小筐里 。
以上是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踢踢班(22-24月龄宝宝),由于篇幅有限,课程详细教案,可以到公众号“早教学堂”,获取学习和更多早教课程教案 。
推荐阅读
- 早教中心教案:蒙特梭利启蒙课程教案 宝宝班 12篇
- 一个月宝宝的早教音乐歌曲和早教方法
- 同伴贝宝和线下的早教班有什么不同,线上线下怎么选?
- 如何对两岁一个月的孩子进行早教?有哪些方法
- 一岁宝宝早教学哪些内容,周岁早教都教些什么
- 五个月宝宝育儿早教方案,宝宝在家训练内容
- 三个月宝宝育儿早教方案,宝宝在家就能上早教了!
- 两个月宝宝育儿早教方案,宝宝在家就能上早教了!
- 沁县早教中心有哪些?亲身经验教你们如何选择机构
- 壶关早教中心有哪些?专职奶爸告诉你机构有哪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