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

【为何会有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杨贵妃自杀于马嵬驿的说法,是正史的记载 。如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意思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在搬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太婆借此大发其财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旧唐书》、《新唐书》的记录李肇的上述记载大同小异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所引杨贵妃被缢的史料更为详细:当哗变的军士杀了杨国忠后,护驾的六军将士仍不肯继续前进,唐玄宗亲自下令,也无效 。唐玄宗要高力士问军中主帅陈玄礼是什么缘故?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唐辫宗听后,最初不肯割爱,“倚仗倾首而立 。久之,京兆司录韦却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而唐玄宗却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这时连高力士也一反常态,对玄宗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视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玄宗经高力士劝说,“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这样才使六军将士“始整部伍为行计”(《唐记》三十四) 。

为何会有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

文章插图
不仅正史这样记载,一些诗词歌赋、稗官野史和戏剧传奇也认可和采用这种说法 。如:元和元年(806年)冬,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他的好友陈鸿和王质也寓居该县 。一天,他们游览仙游寺,谈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异常感慨,王质建议白居易以此为题写诗,白居易写了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陈鸿写了《长恨歌传》 。陈鸿是位史学家,在写杨贵妃缢于马嵬驿一节时他是这样记叙道:杨国忠处后,“左右之意未决 。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 。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仅袂掩面,使牵之而云,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 。
虽然如此,也有一些人认为,杨贵妃不是自缢而死,而是死于乱军之中 。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 。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 。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
除此之外,也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说法 。比如刘禹锡曾写过《马嵬行》一诗 。他在诗中这样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 。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 。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 。然而,陈寅恪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 。
不仅如此,有些人甚至认为杨贵妃没有自杀,而是被调包计所救后逃跑了 。而且,早在唐代就有这种传闻 。
一些人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于民间,当了女道士 。这种说法,在当时就已经有了 。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记载:“无旋地转回龙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说的是平叛后玄宗由蜀返长安,途经杨贵妃缢死处,踌躇不前,舍不得离开,但在马嵬坡的泥土中已见不到她的尸骨 。后来又差方士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在这里暗示贵妃既未仙去,也未命归黄泉仍在人间 。时至近代,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 。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 。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驿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 。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 。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 。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 。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 。”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
关于杨贵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杨贵妃则逃往日本的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 。替身是个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爱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 。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 。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
据说,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曾派方士出海寻找 。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方士还将唐玄宗所赠的二尊佛像交给了她,杨贵妃则赠玉簪作为答礼 。这二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杨贵妃最终死于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内 。至今当地还保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 。五轮塔是建在杨贵妃墓上的五座石塔 。杨贵妃墓前有二块木板,一块是关于五轮塔的说明,一块是关于杨贵妃的说明,上面写着:“充满谜和浪漫色彩的杨贵妃之墓----关于唐六代玄宗皇帝爱妾杨贵妃的传说 。”
甚至有一种离奇的说法认为杨贵妃并没有去日本,而是远走美洲 。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 。
民间传说杨贵妃死而复生,这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 。然而实际上,杨贵妃极有可能死于马嵬驿 。《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 。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 。这是高力土的观点 。因为《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而且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不死,唐玄宗也是很难交待的 。杨贵妃自缢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 。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 。杨贵妃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
应该说,杨贵妃缢杀于马嵬驿,史料是比较翔实的,且已得到公认 。但是,杨贵妃出逃当女道士和亡命日本的说法,也言之成理,证之有据,不能轻易地否定 。这一切都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来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