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初二高分读后感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一句句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语贯穿整本《傅雷家书》,让人深深体会到其中饱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欢迎阅读!

傅雷家书初二高分读后感

文章插图
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1
家书,一笔一画寄托着对家人的牵挂 。在古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家书“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近代,傅雷一家如何表达思念?
傅雷给儿子的家书中饱含着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期望,满含着对艺术、人生的思考、对立身处世的叮嘱 。小到对音乐的见解,大到国家大事,字里行间,满含着爱 。
回望宋代,陆游年迈时“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满纸空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自叹徒劳,却又“寄语红桥桥下水”,不甘浮于心间,借水怀人 。
回望明代,袁凯百无聊赖时收到家书,却“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只有家人的期盼 。
回望近代,傅雷在一封封家书中告诫儿子,当儿子取得成就时又丝毫不吝啬他的赞扬——“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信中,傅雷对儿子也极为严格,将错误严肃地提出来,严厉地要求儿子一一改正,但是,这无不表达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期盼和爱,即使相隔千里,儿子的身边总有一个谆谆教诲的父亲,教他立身处世 。信中同时暗含着苦,令人唏嘘——父母不能陪伴儿子的苦、傅雷夫妇不能见到孙子的苦、傅聪未能尽孝的苦……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汇成一封封书信,将自己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亲人 。
【傅雷家书初二高分读后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却不能洗刷内心的思绪 。即使异地相隔,也不能阻断亲人那熟悉的字迹,那倍感亲切的家书 。
蓦然回首,家书已离我们日渐远去,网络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即使相隔万里,仿佛近在咫尺 。科技发达的今天,书信已经渐渐赶不上时代的脚步,驿站的消失,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崛起 。书信象征过去,科技代表未来,但无论是书信还是科技,都满含着一代代人的家国情怀 。
傅雷的家书,只是近代的一个缩影,它随着历史而失去在通讯上的地位,但在它身上的亲情永不消逝,家书,一直是家人情感的表达与寄托 。
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2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一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正是他的严厉,教导出了一位惊世音乐家,正是他的温柔,带给相隔万里的儿子温暖 。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 。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 。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 。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 。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反而有可能失去很多 。
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3
我的心情,随着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沉重了下来,儿子的出国深造,让父子之情难分难舍 。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这真的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
有人认为家书是最为真切的文字,它从不对外发表,一切的言语是那么自然率真,但当中无不包含父母对子女的爱 。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做人道理,父母渴望已经年老的自己能为子女付出多一些,让子女的成长之路少一些绊脚石 。傅雷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信中,少不了对儿子生活的嘘寒问暖,却比母子对话多了一种深层次的默契探讨 。
在生活上,他教给儿子外国的礼节,指导儿子的为人处世;在事业上,他为儿子搜集资料,一起研究音乐艺术,他们是一对父子,却更胜似一对朋友 。
在儿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时,他以激情的语言唤起儿子的自信;在儿子演出成功时,他以平实的话语说服了儿子的躁动 。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远远胜过自己 。
撇开亲情不谈,傅雷的艺术造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对乐曲的独特见解,证实了一点:在文字上有成就的人,在艺术方面也同样有建树 。正是因为此,他们父子的通信,不仅仅是一封封家书,更是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伟大贡献,这一封封家书,犹如一杯杯清茶,淡淡清香萦绕心中 。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他严厉、冷淡、沉默 。但是,在他的眼里,有一份专属于我的柔情,在他的嘴角,有为我笑过的甜蜜,在他冷漠的背后,有一种以他独特方式默默为我付出的行动 。
合上这本文学著作,我获得双倍的感动 。傅雷的良苦用心,他那份默默的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让我读懂了父亲对我的爱 。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一定也要与父亲通通家书,向他表明我的敬畏,诉说我的情思,希望这一切还为时不晚吧!
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4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的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
现在,很多家长在观看了傅雷家书后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
傅雷家书初二读后感5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 。当我在读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 。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 。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 。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 。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 。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 。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 。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