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合合的爱情,终究是不能持久的

分分合合的爱情,终究是不能长久的菁菁与前夫恋爱3年,结婚7年,终究还是没能携手白头 。
【分分合合的爱情,终究是不能持久的】倒也不奇怪,在他们的关系中“分手-复合”仿佛像是吃饭、睡觉一样司空见惯,在她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还在想着说不好下个月就复婚了 。然而,那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在3年的恋爱中,菁菁曾经12次提出分手 。在7年的婚姻中,不提离婚的日子屈指可数 。亲密关系中的爱仿佛都是在为最终的分离做准备...
生活中天天吵着要分手的人并不少见 。研究表明,在18-47岁的人中,61.6%的人经历过至少一轮“分手-复合”的亲密关系,而这些人中,约75.9%的人经历过两次及以上的“分手-复合”的过程(Dalley et al.,2009) 。
俗话说,不作不死,那些以分手为“乐趣”的小伙伴们,知道自己正在亲密关系里“作死”吗?
为什么有人热衷于提出分手?
1、很多时候,说分手并不是真的想分手 。“分手”是个刺激足够大的词汇,可以立刻将“被分手”一方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什么手机、游戏通通从两人之间退场 。苦苦的哀求与真挚地挽回在那一刻上演,情感犹如初见般炙热 。这份好感觉,难道你不想拥有吗?
2、分手是为了惩罚,挽回是为了取悦对方 。感情中的控制者会在关系中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交往规范”(例如不可以在朋友圈发自拍,不可以和异性一起吃饭,不可以先洗脸后刷牙等等),略有犯规便会加以惩罚,愤怒、指责直至分手 。只有对方卑躬屈膝地认错、改正、回到控制者规定的轨道上来,才能得到原谅 。
不要以为控制者一定是强大的 。他们往往都有孤独无依的童年,情感无处安放 。长大后为了避免自己再度陷入到脆弱无力的情感中,他们选择了操控一切 。
而极力挽回关系的一方总是过度承担关系中的责任,认为自己有义务安抚这个世界 。通常他们小时候都有以自己为中心的父母,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父母敏感的神经 。所以从很小开始,他们就懂得关系中的不和谐是因为“我应该令对方满意,但我没做到”...
3、因为渴望而在一起,因为不确定而分开 。很多人小时候没有得到家人足够的爱与关注,这成为他们成人以后深深的痛 。他们不停地在世界上寻找爱,所以很容易进入亲密关系 。他们渴望通过与爱人之间的联结来弥补过去的缺失 。然而,在长期缺乏爱的童年里,他们深信自己是不足够好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现在的爱来得太快太容易,也会有失去的风险 。为了避免那种失去的痛苦,他们反复试探对方的底线来确认自己不会被抛弃...
很可惜,分分合合的爱情终究是不能长久的 。
在我们认知系统的深处,每时每刻都在对关系进行评价 。分分合合的过程是情侣们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并且不断累积,从而产生这段关系确实不好的消极评价(Dailey & Hampel, 2010) 。对于关系的质疑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情侣的心中,至于什么时候开出“分手”的花,那只是时间问题 。
当一个信息刺激频繁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对它的敏感度就会下降 。当分手成了日常,双方都会觉得还会在复合的 。这个时候“分手”已经吸引对方足够的注意,也换不回对方热烈的挽回了 。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就要在这出分手戏中加码,突破边界,放任自己做出破坏关系的行为,而这终究会撕裂关系 。
很多情侣会陷入“分手-复合”的循环中 。Dailey等人(2012)认为,分手-复合的循环主要是由于人们内心的矛盾感(ambivalence)所致 。例如,这一段关系并不能满足你对情感的需要,但她毕竟已经稳定了一段时间,再加上双方对于获取新的关系缺乏信心,仿佛将就着过至少能填补目前的空虚,然而这种复合并不能填补之前的不满足,所以分手也是另一种必然 。
破镜重圆也是一种可能 。
不停的分分合合会给人一种错觉:我们在修复关系的道路上已经很努力了 。而事实上,分手会复合的情感能否持久、稳定取决于双方在感情中的投入与经营,而非是否经历过“分手-复合” 。(Dailey, Rossetto,2009; Middleton & Green,2012) 。
越多的情感投入,越会探索更适合彼此的情感经营策略,越会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吸引,双方对于关系的本质就会有越多的思考 。
分手后不要急着复合 。切忌以下形式要求复合:
1、夺命连环call+信息轰炸
2、苦肉计+生命威胁
3、以爱之名裹挟对方
4、超限额付出,让对方对自己予取予求
复合前先思考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分手?
2、为什么要复合?
3、复合后原来导致分手的问题被修复了吗?
4、如果要复合,怎样才能走下去?
无论这段情感在百般折腾后是否能坚挺如初,都要切记照顾好自己 。
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有机会重新评估这段情感 。
照顾好自己才能够使自己成长 。
照顾好自己才有机会重新获取对方的爱与关注 。
照顾好自己才能够让对方觉得安全和依靠 。
照顾好自己才能够与对方重建信任 。
就是这样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容安心理”,在“问容安”版块联系 。也可以微信联系容安:psytju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