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大面积耐磨硬化剂地面裂缝?

大面积耐磨硬化剂地面有时出现裂缝,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产生的水化热高;二是冬期施工,环境温度低,混凝土内与环境温度温差大,养护不当,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地面渗漏 。
要防止裂缝必须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从设计上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并在耐磨地面完成后切割;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改善施工工艺,降低}昆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 。具体措施是:
(1)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混凝土应力,最好的办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因此,在已选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泵送时,水泥要选用低水化热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细骨料采用中砂,粗骨料选尉粒径5~25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骨料中含泥量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 。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外加剂采用UEA微膨胀剂 。掺入量按水泥重l0%计算 。实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UEA以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可减少混凝土的不规则开裂 。
(2)分块处理:把大面积耐磨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将其合理地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一般4―8m 宽,40~50m长),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在每一施工区域内,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这种跳仓式浇筑法既便于操作,又可提前释放一部分}昆凝土的收缩量,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准备采用地面硬化剂的混凝土的地台,要求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至设计标高,如不铺设防水薄膜,应洒水使地基处于湿润状态 。拆模后设隔离层一道,缝宽3~5ram,与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平头伸缩缝 。
(3)设置伸缩缝:在墙、柱、设备基础边缘、分仓缝处设置伸缩缝 。用10mm厚的苯板(密度为20kg/m3),固定在设备基础、柱边缘与地面交接处;墙边与地面交接处、分仓处用20mm厚苯板隔开设置通缝 。苯板宽度l50mm,顶标高低于地面标高30mm 。
(4)混凝土在分仓混凝土浇筑2~3d后切缝,切割深度应至少为地坪厚度的l/3,切割缝宽3~5mm,一般间距为6m,为确保切割缝整齐顺直,切割前要统一弹线 。缝切割后要将缝内杂物清理干净,用除尘器吹干缝内积水,将嵌缝胶灌入其内,这种材料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延展率和防水性能 。地面经过切割处理后即可使地面板块整齐,又可使内应力适时释放,防止出现冷裂缝 。
(5)表面处理:基层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先振捣料中处混凝土,在已形成自然流淌坡度后,然后再全面振捣 。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要采取二次振捣法 。在振捣棒拔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空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但不能过振,防止离析 。由于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h后再用圆盘机械镘进行二次搓平压实,这样能有效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
(6)应力分布钢筋:耐磨地面成型后7~10d通常会在地面与柱交接处出现阴角裂缝,这主要是由于刚度变化,基层混凝土平面形状转折处的阴角存在竖向裂缝,有的从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这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 。为了防止阴角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除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成,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还应在施工方面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并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
【如何控制大面积耐磨硬化剂地面裂缝?】(7)传力杆设置:传力杆设置在分仓缝处,传递竖向荷载,防止两块地面衔接处发生沉降 。传力杆设置要求,要保证一端能自由活动,避免因传力杆活动端与混凝土摩擦产生拉应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