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营养价值相当高 , 除此之外 , 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那么 , 养殖泥鳅的风险大吗?
文章插图
泥鳅养殖的风险有哪些?
市场风险
虽然目前泥鳅市场需求量很大 , 价格一直攀升 , 但对于农民个人来讲 , 同样存在市场风险 。 特别是初次养殖 , 养殖规模又小的 , 市场风险相对要大一些 。 建议积极向大户和养殖基地靠拢 , 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 掌握合适的时机 , 方便时搭车销售 。
技术风险
泥鳅养殖 , 主要风险在技术 , 如果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 , 会导致养殖失败 。 因此 , 在实施养殖之前 , 最好能学习相关技术 , 然后少量试养 , 待充分掌握技术之后 , 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
苗种来源困难 , 除非自己繁殖;
泥鳅生长较慢;
泥鳅病害较多;
目前养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
养殖泥鳅有前景吗?
泥鳅因其食性广 , 生命力强 , 不但天然资源丰富 , 也适宜生长多情势养殖 。 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甚广 , 是水产出口创汇商品之一 。
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顺应本领 , 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种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 , 养殖效益很高 。 比年 , 因为水资源污染、大量捕捉等缘故原由 , 导致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降落 , 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 , 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很大的商机 , 现在泥鳅养殖已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
农业部信息中心有关专家称 , 我国泥鳅分布很广 , 凡有淡水的地方几乎都有泥鳅 。 目前我国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 导致天然泥鳅产量逐年下降 , 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 , 这就为稻田和池塘养泥鳅创造了商机 。 稻田与池塘养殖泥鳅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
泥鳅养殖的技术有哪些?
从鳅苗孵化 , 大约60天的时间 , 泥鳅就长到了5至8厘米 , 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大池塘养殖了 。 鳅苗入池之前 , 池塘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 。
1、池塘曝晒和消毒
①池塘曝晒: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 , 阳光的曝晒是非常重要的 , 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曝晒 , 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 , 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 。
②挖出底层淤泥: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 , 所以池底的淤泥是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 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 , 喜欢在池塘的底部活动 , 所以对于泥鳅养殖池来说 , 鳅苗入池之前 , 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 。 一般情况下 , 用铁锨挖起底部40厘米的淤泥 , 集中在一起 , 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
③生石灰消毒:在生产中 , 提前一周左右 , 采用生石灰消毒 。 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 。 生石灰经水溶化后 , 变成强碱性溶液 , 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 , 以及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 , 因此除菌效果特别好 。 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千克 , 直接泼洒到汤底 , 泼洒之后加注新水 , 经过一周的时间 , 才能将鳅苗入池 。
2、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 , 5到6厘米的泥鳅 , 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 , 7到8厘米的泥鳅 , 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 , 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 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 在泥鳅放养期间 , 如果密度过小 , 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 如果密度过大 , 溶氧量降低 , 对泥鳅的生长不利 。 下面 , 我们来看看泥鳅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
推荐阅读
- 泥鳅养殖一亩要多少成本有多少利润?
- 黄鳝网箱养殖的优势分析
- 【解决办法】风衣染色怎么洗掉?风衣染色用什么洗洗的干净
- 大棚泥鳅养殖周期一般是多少?
- 2020黄鳝养殖技术要点新方法有哪些?
- 黄鳝的做法和功效
- 新手黄鳝养殖如何避免失败呢?
- 【跳闸】为啥跳闸了推上去又跳闸了?跳闸是哪里的问题
- 新手养殖黄鳝失败了的原因有哪些?
- 黄鳝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