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么刷bios,主板上a1a2内存不能用( 二 )



BIOS芯片 , 其实就是BIOS文件的载体 。 BIOS文件存储在芯片中 , 通过芯片的外部接口可对芯片中的程序进行擦除和读写 。 BIOS芯片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多个单元的楼房(芯片的存储单元) , 每一个单元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0或1) 。 二进制的BIOS文件 , 就是这样一一按顺序排列存储在芯片中的 。 BIOS芯片根据存储原理和工艺 , 可以分为EPROM、EEPROM、FLASHROM等 。 EPROM是非易失型存储器(图三)(图四) ,

具有掉电不丢失的特性;其存储单元由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 , 利用高压使浮栅带电实现对芯片的写入 , 擦除内部数据靠紫外线消除浮栅上的电荷 , 使其不带电 。 EPROM工作电压为5V , 在写入时要用专用的编程器 , 并且写入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 , 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 , 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如ATMEL27C020) 。
EEPROM是电擦除非易失型存储器(图五)(图六) , 其存储单元也是由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 , 写入时 , 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 , 令浮栅带电;擦除时 , 仍是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 , 不过电压极性相反 , 因此令浮栅不带电 。 EEPROM工作电压为5V , 在写入时 , 需要加上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V) , EERPROM的型号以28开头(如AM28F020) 。

FLASH ROM也是电擦除非易失型存储器(快擦写存储芯片)(图七)(图八) , 其也是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 , 写入时 , 利用热电子注入 , 使浮栅带电;擦除时 , 则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 , 使浮栅失去电子 。 FLASH ROM的工作和刷新电压都是5V , 其型号一般为29、39、49开头(如SST 39SF020) 。 目前主板上的BIOS芯片 , 基本上都属于FLASH ROM 。 BIOS芯片有三种基本操作:读取、擦除、编程 。 要了解以上操作过程 , 首先了解一下芯片的结构 。 芯片(存储器)外部接口(引脚)可分为: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电源线(图九) 。 地址线用来确定数据所在的地址 , 数据线用来输入和输出数据 。 控制线包括CE、OE、WE;CE是片选信号 , 当CE为低电平时 , 芯片被选中(也就是可以对芯片进行任何操作 , 对于多BIOS芯片串联使用时 , 可以用CE来选择要操作的芯片是那一片 , 如RD2000双BIOS系统即为用CE来切换两个BIOS芯片的 , 通常主板上为单BIOS芯片 , 因此CE始终为低电平 , 也就是一直为选中);OE是输出允许 , 也是低电平时有效 , 当OE为低电平时 , 允许数据输出 , 也就是可以读取芯片中的内容 , 当OE是高电平时 , 输出被禁止 , 无法读取内容;WE为编程允许 , 也是低电平有效 , 当WE为低电平时可以对芯片进行编程(写入) , 当WE为高电平时不能对芯片进行编程(我们可将此脚接为高电平 , 那么芯片就无法写入 , 无敌锁即是将此脚升为高电平 , 来保护芯片的) 。 对于EEPROM不需要擦除 , 可以直接进行编程操作 , 对于FLASH ROM , 需要先擦除芯片内的内容 , 然后才可以写入新的内容 。 电原线包括VCC、VPP、PR. 。 VCC为5V工作电源 , VPP为28系列写入时12V电源(29系列此脚为NC , 即为空脚) , PR则是28系列分块式BIOS , 对BOOT BLOCK块进行编写的12V电源 。 芯片无论是读取、擦除还是编程 , 都需要各种信号按一定的时序、一定的电平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 控制信号时序是由编程程序来完成的 。 完成这段时序的过程 , 也称为刷新流程(其也是一段程序码 , 由生产厂家提供 , 同型号的芯片 , 虽然生产厂家不同 , 但是其刷新流程是一致的);不同的芯片 , 其控制时序也是不同的 , 因此编程程序也会根据芯片的型号进行相应的控制 。

不同芯片 , 其控制时序不同 , 编程程序会根据芯片的型号进行相应的控制 , 刷新程序是如何识别芯片的型号呢?其实 , 每一种芯片 , 都有自己的标识 , 这就是芯片ID(也称为芯片的身份证) , 由于不同的芯片 , 有不同的ID , 因此刷新程序就是通过读取芯片的ID , 来分辨不同的芯片 , 同时根据其芯片ID来调用不同的刷新流程代码(控制程序) , 来完成对芯片的编程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