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特点( 二 )


在家养环境中 , 杜鹃花以盆栽为佳 。 上盆时间选在早春或晚秋为宜 。 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 , l~2年生宜用3寸盆 , 3~4年生用4寸盆 , 每隔3~5年换盆1次 , 同时修整根系 。 浇水 ,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 温度低时少浇;高时 , 要随干随浇 , 但绝对不能积水 。 施肥 , 要做到薄肥勤施 。 对2~4年生苗 , 为加速植株成型 , 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 , 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 , 均以疏剪为主 。
杜鹃花 , 群众又叫映山红 , 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 , 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 。 其实杜鹃花哪只红色 , 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 。 杜鹃花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 , 全球800余种 , 我国就有600多种 , 云南一省有近300种之多 。 无疑 , 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 , 而云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 , 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 , 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 。 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 , 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 , 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 。 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 , 小似指甲 , 尚有一种吐尖杜鹃 , 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 , 种子细如尘埃 , 播种须精心管理 , 方能出土成苗 。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 , 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 。 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 。 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 , 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 , 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 。 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 , 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 , 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 , 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 。 因其种类繁多 , 分布广泛 , 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 , 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 , 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 , 俊秀挺拔 , 有的曲若虬龙 , 苍劲古雅 。 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 , 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 , 或带斑带点 , 或带条带块 , 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 , 真是千变万化 , 无奇不有 。 有的浓妆艳服 , 有的淡著缟素 , 有的丹唇皓齿 , 有的芬芳沁人 , 真的各具风姿 , 仪态万千 。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 , 我国品种丰富的社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 。 早在19世纪初 , 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 , 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 , 早已蔚然成林 , 花蕾盛开之际 , 英伦士女 , 往来如梭 , 流连忘返 。
1919年 , 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 , 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 。 贪婪之心 , 驱使他雇来苦力 , 横着心 , 举起斧 , 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 , 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 , 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 。 但在63年之后 , 1981年2月 , 科学家又在原址 , 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 。 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 , 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 , 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 , 其径粗达3.07米 , 树龄在500年以上 。 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 , 水红色 , 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 , 花序直径达25厘米 。 这项天立地的大树杜鹃 , 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 , 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 , 它是云南的骄傲 , 它是祖国的骄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