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的特点( 三 )


川菜的特点

文章插图
其中“灯影牛肉”制作方法与众不同,
风味独特;是将牛后腿上的犍子肉切成薄片, 撒上炒干水分的盐, 裹成圆筒形晾干, 平铺在钢丝架上, 进烘炉烘干, 再上蒸笼蒸后取出, 切成小片复蒸透 。 最后下炒锅炒透, 加入调料, 起锅晾凉, 淋上麻油才成 。 此菜呈半透明状, 薄如纸, 红艳艳, 油光滑, 放在灯下可将牛肉片的红影子映在纸上或墙上, 好似演灯影戏 。 “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道风味菜 。 相传本世纪30年代, 有个叫郭朝华的小贩, 和妻子制作凉拌牛肺片, 串街走巷, 提篮叫卖 。 人们谑称其为“夫妻肺片”, 沿用至今 。
“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 。 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 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 又叫“墨头鱼” 。 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 常去凌云岩下洗砚, 江中之鱼食其墨汁, 皮色浓黑如墨, 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并将其和江团、肥浣称为川江三大名鱼, 成为川菜的特色名菜 。 “清蒸江团”人称嘉陵美味, 上等佳肴 。 抗战期间, 四川澄江镇上的韵流餐厅名厨张世界、郑祖华烹制的“叉烧江团”、“清蒸江团”等菜肴名闻遐迩 。 冯玉祥将军赴美考察水利之前也曾到韵流餐厅品尝江团, 食后赞扬说“四川江团, 果然名不虚传” 。
元代后的川菜
1、元到清中期时四川饮食文化的衰落和萧条: 由于南宋末蒙古军队对四川的入侵, 在长达51年的战争里, 四川的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 人口从南宋中期的淳熙二年(1175 AD)的1290万减少到元初至元二十七年(1290 AD)的16.5万, 大批人民和世族逃亡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使得南宋以前繁荣一时的四川亚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 虽然明初有两湖、下江地区对四川的移民, 这些移民成分多属于下层, 且人数很有限, 到明后期的万历六年(1578 AD)才恢复到310万, 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6 。 明末清初张献忠部队对四川的入侵以及与明残余部队、清军的长期交战, 又使四川的人口进一步减少到50万人 。 清初以后, 清政府组织了对四川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到清乾隆末(1787 AD)因清初移民143年后达到第一次高峰的857万, 却仍然不能达到南宋中期的人口数目, 而且, 清代中期以前虽然有大量移民, 但其素质并不高, 几乎都是在当地没有恒产的底层人士, 这和唐末、北宋末大批精英人才迁入四川是不能比拟的, 因此四川文化仍然处于全国落后的地位, 根本不能同汉、唐、两宋繁荣的亚文化相比 。 在这样的情况下, 四川的烹饪文化在全国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我们在已知的明清文献里查不到两宋首都开设的川饭食店在北京开设的记录, 也未发现多少叙述从元到清中期之前川菜特色的文章 。 这并不奇怪, 晚明张瀚西游成都时就看到一遍萧条冷清, 落后的景象, 推测精致烹饪文化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 。 到了清中期时, 涌进四川的移民主要成分来自湖广、陕西、两广、江西、福建等地, 他们占据了川西、川南、川东、川北最富庶地区, 而将残存的少数土著居民挤到盆地边缘, 由于这些移民中绝大多数来自下层, 不可能带来精致的外地饮食技艺, 那时四川的经济还正在酝酿腾飞之际, 这就使得四川直到清咸丰、同治以前, 饮食文化与文化本身不可能出现大的恢复和新的飞跃 。
清乾隆时期, 宦游浙江的四川罗江人李化楠在做官的多年期间, 注意在闲暇时间收集家厨、主妇的烹饪经验 。 后来, 他的儿子李调元将他收集的厨艺经验整理出来, 刻版为食经书《醒园录》 。 《醒园录》是一部清代重要的食书, 不同于同时和以前清朝类似书的概略, 它详细记载了烹调的原料选择和烹饪操作程序, 对于后来家厨和主妇中馈技艺的提高帮助极大 。 我们知道, 从西周到宋以前, 中国烹饪的实践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 宫厨;2)家厨, 只有在宋代以后, 餐饮业才有规模地介入到烹饪发展之中, 但直至晚清以前, 餐饮业仍然未能主导中国饮食的潮流 。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烹饪划分里, 家厨对烹饪发展所起的作用应远超过宫厨 。 家厨又分为两大类:1)富贵大家雇佣或奴使的专门厨师或尚食侍妾;2)中馈, 中馈就是平民百姓, 也包括一部分勤俭持家的官吏、知识分子家庭里母亲和妻子所操持的厨房料理 。 应该说, 中国烹饪文化是长在千家万户日常中馈活动的丰沃土壤上的花朵, 而专门家厨不过是中馈被职业化以后的高手 。 自从餐饮业在宋代蓬勃发展起来以后, 餐饮业的烹调经验始终处于师徒授受的继承中, 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失传率较大以及影响面不大 。 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古代食经, 包括北魏崔浩记录母亲中馈经验的《食经》与《齐民要术》饮食卷, 就能理解它们的意义, 也因此, 《醒园录》对于促进江浙和四川烹调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