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如何栽培能高产( 二 )


①地面处理:在播种前25.30d, 选用必速灭微粒剂, 3%线虫深杀颗粒剂, 1.8%集琦虫螨克, 菇净, 斯美地等杀虫剂, 均匀施于地面上, 再翻耙均匀入土中深达20cm, 地面上盖黑色塑料薄膜并密封严, 防止漏气, 密闭处理10~20d, 注意施药前须将地面杂草、农作物茎秆等清理干净, 不然, 土壤中会滋生大量杂菌 。
②墙壁处理:棚内墙壁及北坡内壁用5%烧碱溶液(或波尔多液、石灰克菌剂混合消毒剂、石硫合剂)喷洒、涂刷杀菌;棚顶若是竹木骨架等有机物, 采用上述消毒剂喷洒涂遍杀菌;大棚若是钢架结构的, 可采用火烧的方法杀虫灭菌 。
③进料播种前棚内用气雾或烟雾消毒药密闭熏蒸一夜 。
④对用过一季的菇棚、菜棚等, 在生产结束后必须及时撤掉棚顶遮阳物及塑料薄膜, 彻底清理废料, 暴晒2~3个月, 并按前述方法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再建畦、进料播种 。 8 建畦
在进料播种前6~8d, 开始建畦作业 。 建畦前, 视地面湿度适当洒些水湿润土壤, 地表若有杂菌滋生, 须先灭菌后再建畦 。 建畦规格:操作道宽60cm, 小畦宽40cm, 丰产埂宽20cm, 两个操作道之间含两个小畦及一个长丰产埂, 再在每个小畦内每隔50cm建一个宽20cm的短丰产埂, 将小畦分隔成若干小格子, 畦深20~30cm 。 笔者曾在2003年3~5月在湖南采用这方式进行测产试验, 比传统畦栽产量提高50%以上, 且菇体大, 菇质好 。 9 覆土材料及消毒
①土质要求:以湿不粘手、干不扎手、孔隙度好、蓄水能力强的土最好, 这种土透气性好, 持水性好 。 ②取地表30cm以下的土, 因30cm以上的表土含有害生物多, 有机物含量多, 易遭致杂菌、虫害侵染 。
③将备好的土用生石灰粉拌匀, 调节pH7.5(pH过高易发生耐碱性杂菌), 再加入杀虫杀菌剂并调节土壤水分, 盖上薄膜, 四周压严, 密闭堆闷3d后使用 。 覆土中加入30%的炉灰增产效果好, 须在播种前5d进行覆土消毒 。
10 播种与覆土
①将进行半熟料处理后的料散堆降温到24~26℃时即可进料播种, 采用混播方式, 将70%~75%的菌种量混匀入料中, 30%~25%的菌种量均匀撒在料表层封满料面 。
②播完种, 用经消毒的小木板等将料面拍平拍实, 使菌种与料充分接触, 再将已消毒并调好水分的土壤轻轻覆盖在料面, 厚3~4cm, 土粒Φ1.5~2.5cm, 最后撒一层0.5cm厚草木灰将土盖住, 盖上黑膜保湿发菌 。 发菌期间每天注意通风换气, 防止土埂、地面滋生杂菌, 控制菌床中心温度在24~28℃, 菌床表层温度不超过30℃, 10~13d即可发满菌床 。
③当菌丝穿透土层, 表面见部分菌丝时, 揭开黑膜, 用经消毒的扫帚将表面菌丝扫断, 促使其扭结形成原基;然后按500~1000mL/平方米的用量喷施增菇营养液, 根据土壤湿度适当喷些清洁水, 待表土不粘手时, 覆上一层厚2cm, 土粒Φ0.5~1.5cm的土(须提前5d消毒, 方法同前), 同时将丰产埂挖成弧形小沟, 适当喷施增菇营养液, 再覆一层厚2cm经消毒的土壤 。 11 出菇管理
第2次覆土后, 控制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菌床温度15~22%, 棚内气温以12~20℃最适宜, 不低于10℃, 不高于25℃;在光线较暗, 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的条件下, 鸡腿菇出菇整齐, 产量高, 个体大, 菇体洁白 。 寒冬季节, 北方外界寒冷, 昼夜温差大, 但光照充足,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菇床上架设小拱棚, 覆盖黑膜, 利用黑膜吸热、遮光的原理, 上午掀开大棚草帘, 让阳光透进大棚增温, 下午盖上草帘 。 晚上当大棚温度降到12℃左右时, 小拱棚内温度仍然保持在16~20℃, 这为鸡腿菇正常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温度条件 。 2001年12月~2002年1月在甘肃省张掖地区首先采用这方式, 使鸡腿菇在外界气温达-26℃左右情况下仍正常出菇, 并且没用任何燃料加温, 既节省了燃料成本, 又弥补丁淡季市场空白 。 12 采收及转潮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