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孔乙己反映了哪一类人( 二 )



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 ,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 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 ,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 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 , 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
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 , 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 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
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 “青白脸色 ,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 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 , 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 , 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
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 。 “穿的虽然是长衫 , 可是又脏又破 ,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 也没有洗” 。 又脏又破 , 长期不洗不补 , 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 , 又说明他很懒 , 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 。 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 , 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 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 , 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 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 , 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 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 , 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 。 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 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 孔乙己教“我”识字 ,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 , 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 , 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 , 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 。 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 , 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 , 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 , 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 。 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依据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
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 , 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
小说从以下几方面描写的:
(1)概括介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 。 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 。 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 “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 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 。 迂腐可笑的性格 。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 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 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 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