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养花你想对作者

1.读了养花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养花》这篇课文, 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 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 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要是天气突变, 就得全家动员, 抢救花草, 腰酸腿疼, 热汗直流也不在乎."劳动中要是没有苦, 又怎么会有甜呢 世间没有不劳动就获得的快乐, 也没有可以不吃苦的劳动.老舍爷爷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劳动先苦后甜, 我写作文不也要绞尽脑汁, 冥思苦想吗 吃完了苦, 看到自己满意的作文, 心里是多么甜呀!
"多得些知识并不是坏事."说得多好啊!不过, 要获取知识, 如果不付出劳动, 不尝尽酸苦, 怎么能行 又怎会取得快乐和甘甜 吃不得苦的人, 永远无法邀游知识的海洋.我以往学习, 吃不得苦, 想学好功课, 却又改不掉贪玩贪睡的毛病.经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育, 我终于明白了"学习应当吃苦耐劳"的道理.现在, 我放弃了过多的玩耍, 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掌握了更多, 更扎实的知识, 终于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老舍爷爷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 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这句话将永远是我的座右铭:只有劳动, 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 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制作飞机模型的情景:酷暑, 太阳火辣辣的, 热气的人, 蚊子"大军"更是令人烦恼不堪, 但我还是专心致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7383166志地拼装, 拼装相当困难, 劲儿使大了, 零件往两边滑;劲儿用小了, 又粘不牢.涂胶均匀也很难做到.第一次失败了, 我毫不泄气, 再来第二次.我把胶水均匀地抹上去, 使劲地握在手心里, 毫不放松.一秒钟, 两秒钟……一分钟, 两分钟……我的手心里积满了汗水.手又酸又痛, 我坚持不懈地挤压着, 连零件的锐角划破了手也不在乎.终于, 一架精致的小飞机模型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愉快地想:虽吃了些苦, 值得!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 我深深认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尝尽了苦, 辣, 酸, 咸之后, 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2.读了老舍照片课文养花,你有什么感受《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 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 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 层层递进, 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
成功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字面之外还有一层意思, 也就是古人说的“话中有话、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似乎作家并不曾要表达这种意思, 是我们在阅读时体味到的 。
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养花”, 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养花 。 但是, 在字里行间, 我们又听到作者另一个声音:“生活是多么有趣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啊!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它简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赞歌, 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
作家只字没有提到这个意思, 可是每个字又都包含着这个意思 。 这篇散文因为有了这样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才会让人感到味之不尽, 富有魅力吧! 这种弦外之音是打哪里来的呢?它是打作者的心里传出来的, 它是作者的心声 。
若是老舍先生不是这般打心眼里热爱新生活, 若是他没有那样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他是发不出这样的弦外之音的 。 他心地太美、太善良了, 他太爱美好的东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