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珐琅怎么读,珐琅铸铁锅的危害


珐琅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 fà láng ]

  1. 释义:涂料名 。 又称搪瓷 。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 , 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 , 经过烧制 , 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
  2. 出处:《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 , 活信可以扭转 。 ”珐琅 , 一本作“珐琅” 。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时始禁止珐琅作坊 , 内府珐琅器 , 亦有付钱局者 。 ”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如宴客缀锦阁下 , 携十锦珐琅杯 , 宣牙牌令 。 ”
  3. 名称来源:在中国古代 , 由于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 。 起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 。 有白衣大食(661-749) , 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 , 称倭马亚王朝;有黑衣大食(749-1158) , 以巴格达为首都 , 称阿拔斯王朝 。 910年以后又有以开罗为首都的法蒂玛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后则是塞尔柱王朝(1158-1258))传来 , 因此称之谓“大食窑 , 鬼国窑” 。 之后虽称谓因译名不统一而出现多种不同写法 , 如“佛郎嵌”、“鬼国嵌”、“法蓝”、“法郎”、“拂林”、“佛郎”、“富浪”等 , 但发音基本一致 , 基本统一为“珐琅” 。

珐琅念啥 珐琅fà láng
珐:声母是【f】 , 韵母是【a】 , 声调是第四声 。
琅:声母是【l】 , 韵母是【ang】 , 声调是第二声 。

词典解释: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 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 , 经过烧制 , 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 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
重点词汇:
1、釉质:覆盖在齿冠外层的极坚硬的物质 。 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 。 有保护牙齿免受磨损﹑腐蚀的作用 。 也叫珐琅质 。
2、烧制: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 。 如:烧制陶器 。
3、形成: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



扩展资料:
近义词:搪瓷
词典解释: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 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 。 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

1、器物:
①原指尊彝之类 。 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 。
②器具和货物 。
2、硝石:矿物名 。 白色结晶体 , 可制火药﹑炸药和肥料 。 又称火硝 。
3、器皿:
①饮食用具 , 如杯﹑盘及尊彝之类 。 后泛指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
【学习知识|珐琅怎么读,珐琅铸铁锅的危害】②食具及覆盖之巾 。

珐琅怎么读音是什么 珐琅 , fàláng 又称“佛郎”、“发蓝” , 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 。 它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 , 故人们将此地的音译称呼这一工艺 。 珐琅器于12世纪从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 , 珐琅工艺技法则在元人后期传入我国 。 按我国的传统 , 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 , 而用于瓦片建材上者称为琉璃 , 涂饰在金属器物外表的则称为珐琅釉 。 玻璃、瓷釉、琉璃和珐琅釉原料大同小异 , 主要的成份都是硅酸盐类 。
珐琅怎么读? 珐琅读音是:fà láng 。
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 , 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 , 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 , 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 , 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 。  
珐琅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 , 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 其中掐丝珐琅器就是俗称的“景泰蓝” , 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 , 故有景泰蓝之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