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学习音乐( 七 )


不同 , 引起共振的强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 。 一般说 , 额窦部位的共鸣最强最清楚 , 这是
因为这个共鸣区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声波直接振荡的结果 。 我们要求歌者
要把声音提到头部上来 , 也就是希望提到额窦位置上来 , 使这部分的骨骼产生共鸣作用
。 其次 , 头部共鸣作用比较大的部位还有枕骨 。 它是构成颅腔底部和后部的骨头 , 在头
部后面正下方 。 因为它的位置也是声波直冲的地方 , 所以这部分的共鸣腔的发声 , 除了
利用额部共鸣以外 , 当唱高音的时候 , 还兼用枕骨的共鸣作用 , 这就是我国戏曲界所讲
的所谓“脑后摘筋儿” 。 那么 , 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的共鸣使用上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枕
骨的下面接连颈椎骨 , 当强有力的声波冲到喉腔之后 , 它会引起颈椎骨的振动 , 再由颈
椎骨往上传导 , 枕骨便发生振动 。 另外 , 声波到达口咽腔时 , 引起很大的传导力量 ,
它从的后部直接影响枕骨的振动 , 而且这部分离“蝶窦”很近 , 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
更加强了 。 在利用枕骨共鸣时 , 有一点应该注意 , 发声时必须颈部挺直<但不要僵硬>
。 这样的姿态可使喉、咽腔扩大 , 气流畅通 , 造成强有力的气流柱 , 上升直达软腭的后
部 , 引起枕骨的振动 , 造成声音的力度 。 当我们把声音提上来的时候 , 会感到脑后发生
振动 , 这时上部和下部的共鸣则已经连在一起 。
实验证明 , 光是喉腔的共鸣作用是不大的 , 声音不是很响的 , 音色的变化也不是很清楚
的 。 这是因为喉腔基本是软组织组成 , 在软的共鸣体中发声 , 声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
因为喉腔较小 , 共鸣作用不强;再因为喉腔没有显著的变化 , 音色变化不大 。
以上各种情况说明 , 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的运用 , 有赖于强有力的气流 , 然后在良好的
喉 , 咽、口、鼻腔共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 所以我们要得到全部共鸣协作 , 要特别锻炼
呼气和挡气的作用 。

怎样获得共鸣 (2)

2、共鸣与声区
依据音的高低变化和共鸣部位的不同运用 , 形成了三个声区: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

高声区<头声区>
发声偏重于头腔共鸣 , 有利于发挥高声区的技巧 。 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前额和脸两颧部分
有振动的感觉 。 发出的声音有假声的特色 。 同时要注意在高声区演唱时 , 鼻咽腔和软腭
等处和肌肉的运动不可收缩过分 , 使音波没有流动的余地 , 影响了泛音音响效果 。
中声区<混声区>
发声偏重于均匀的谐和共鸣 , 有利于发挥中声区技巧和特色 。 中声区是低声区和高声区
衔接的地方 , 既要把高声区音量同低声区音量调节控制均匀 , 又要保持声音的通畅和统
一 。 这个声区在声乐训练中占主要地位 。 中声区音乐柔和、松弛而又明亮 。 要提出注意
的是 , 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时 , 如果收缩过分 , 也会产生声流堵塞 , 这时既隔开头腔共
鸣 , 又失去了胸腔共鸣的支持 , 就会出现错误的声音 。
1低声区<胸声区>
发声偏重于胸腔共鸣 , 有利于发挥低音 区的歌唱技巧 。 在歌唱发声时明显感到胸腔有振
动感 , 声音自如 , 深厚并有深沉的感觉 。 必须提出注意的是 , 唱低音时 , 颈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缩过分 , 就会失去中声和高声区的共鸣 , 出现沉闷和暗哑之声 , 对演唱效果影
响较大 。

3、 换声区和解决换声的方法
我认为换声区每个人都存在 。 有人说 , 只要把声音唱到高位置上去 , 换声就不存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