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纸上谈兵是谁,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纸上谈兵的人是谁? 纸上谈兵说的是赵奢 。
战国时期 , 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 , 他屡立战功 , 被封为马服君 。 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 , 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 , 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 ,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 , 赵奢不能驳倒他 , 但也不说他好 。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 , 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 , 是生死攸关的事 , 儿子虽然熟读兵法 , 但是没有实战经验 , 只会纸上谈兵 , 将来若是率军打仗 , 恐怕会遭到惨败 。 ”
纸上谈兵的质疑:
战国时没纸 , 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 , 这就很明显 , 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 , 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 , 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 , 但都是指书生用兵 , 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 。 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 , 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 , 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 , 评价是否正确不提 , 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
以上内容参考:


纸上谈兵的人物是谁 主人公是:赵括 。
《纸上谈兵》故事:
战国时期 , 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 , 大败入侵的秦军 , 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 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 , 从小熟读兵书 , 张口爱谈军事 , 别人往往说不过他 。 因此很骄做 , 自以为天下无敌 。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 , 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 , 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 , 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 ”
果然 , 公元前259年 , 秦军又来犯 , 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 。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 , 他年纪虽高 , 打仗仍然很有办法 , 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 , 就施行了反间计 , 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 赵王上当受骗 , 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 , 死搬兵书上的条文 , 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 , 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 , 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

扩展资料:
启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读死书或者死书读是不行的 。

二、成功来之丰富的实践生活 , 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

三、做事情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是行不通的 。

四、光说不练 , 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 成功者源之生活
造句:
纸上谈兵造句:
一、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 , 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 , 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

二、文人读武事 , 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 , 半属道听途说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大全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 , 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 , 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 。 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 , 上党形势危急 。 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 , 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 。 过了两年 , 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 , 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 。 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 , 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 。 廉颇连忙守住阵地 , 叫兵士们修筑堡垒 , 深挖壕沟 , 跟远来的秦军对峙 , 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