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养殖文蛤较理想水位是控制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此外塘内的饵料丰富与否,底质的优劣都是影响文蛤的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 养殖期间,文蛤除了因密度太大或其他原因必须移动外、尽量少移动 。
一旦移动后,文蛤的生长将受到很大影响 。 文蛤适养苗种的培育 文蛤适养苗种就是将0.5-1.0毫米大小的文蛤幼苗分阶段培育成50-70颗/500g适苗种 。
第一阶段将0.5-1.0毫米的幼苗培育成0.8-1.5厘米的小苗,筛取后,再均匀分散,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适用中苗,培育池滩面上水深15-30厘米,以利底栖硅藻能较快地繁生,水位随水温升高而适当加高,比重保持在1.010-1.017,池水以略带硅藻的暗褐色为好 。 文蛤的养殖技术 (一)沙滩文蛤养殖 沙滩文蛤养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然沙滩养殖的文蛤色泽较池塘养殖的文蛤艳丽、但肥满度不如池塘养殖 。
另外,由于中国沿海赤潮频发、经常造成文蛤的大面积死亡,直接影响了沙滩文蛤养殖的发展 。 1、养殖场地的选择自然沙滩养殖文蛤,应选择在海区潮流小(潮流大会造成文蛤的大量流失)、沙滩连片面积较大、沙粒较细、海区海水盐度在5%-30%之间的沙滩 。
2、苗种放养沙滩选定后,在适养的沙滩外围插上围网、以防止文蛤迁移和敌害侵入 。 拦网要高出沙滩1.5米左右、埋入沙层0.5米以上 。
海区潮流稍大的养殖区,最好布置两级围网 。 文蛤苗种以每亩投放规格为120-200颗/500克的文蛤小苗200-250公斤为宜,具体投放量的多少要根据苗种规格的大小合理调节 。
苗种的放养密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文蛤生长,文蛤重量的增长不仅受生长时间、放养密度的影响,而且受这二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 因此,放养密度应该随着生长时间而有所调整 。
另外要注意的是投苗时破碎及死亡的文蛤要及时剔除,不能及时潜沙的文蛤即使未死,亦应剔除,以免影响健康的蛤苗 。 3、养成管理 ① 定期取样测量每隔十天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尤其台风带来的大潮流会造成文蛤局部密度过大的现象,应及时疏散放养 。
另外,要密切关注海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遇上赤潮等人力无法抵御的灾害影响时,如发现文蛤大量死亡,应及时清除;如果海区环境继续恶化,必要时为减少损失,要及时起捕文蛤 。 ② 敌害清除必须每天检查围网,发现倾倒或破损要及时修理,要仔细检查网内有没有江蟹等敌害侵入,一旦发现,及时清除 。
(二)池塘花蛤养殖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很快,由于虾塘内水质肥、残饵多,受气候、潮流、海况变化影响小,文蛤成长的生态环境优越,所以,其生长速度远较滩涂养殖快、肥满度高、效益好,已有后来居上之势 。 1、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100kg/亩)和茶子饼(100kg/亩:按水体面积计)进行双重消毒清理 。
池塘消毒后,选择底质较硬的滩面进行平整、铺沙(最好选择靠近环沟的滩面、并做畦、畦宽4-5米、高25-30厘米),铺沙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3-1/4,应根据池塘水体具体调整 。 养殖面积过大会影响文蛤生长速度、面积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池塘的养殖容量 。
2、苗种放养投苗应该尽量选择阴天、黎明或黄昏 。 特别在气候炎热、苗种规格又小时尤为重要,投苗要均匀撒播,切忌成堆 。
规格50-60颗/500克的苗种亩投放量,掌握在500-700公斤左右 。 养殖文蛤面积少于虾塘总面积1/4,投苗量可酌情增加,但不宜超过1000公斤,养殖文蛤面积大于池塘面积1/3应酌情减少投苗量,投放小苗规格300-500颗/500g每亩投放量不宜超过2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