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肛瘘怎么办,肛瘘不开刀四种方法( 二 )


1、正确探查内口寻找内口的操作与挂线疗法相同,探得内口后,将探针拉出肛门外,如瘘管弯曲或有分支,探针不能探入内口,则由外口注入1%美蓝色素溶液少许,以确定内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针探查,将管道逐步切开,探查,直至探到内口为止 。 如仔细探查仍不能找到内口,可将疑有病变的肛窦作为内口处理 。
2、切开瘘管并充分切除边缘组织切开瘘管的全部表浅组织,由外口到内口及相应的肛管括约肌纤维 。 瘘管切开后应检查有无支管,如发现也应切开 。 瘘管全部切开后即将腐烂肉芽组织搔刮干净,一般不需要将整个瘘管切除,以免创面过大 。 最后修剪伤口边缘,使伤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于伤口深部先行愈合 。
3、肛管括约肌切断,术中应仔细摸清探针位置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下方进入,虽全部切开瘘管及大部外括约肌及相应内括约肌,由于保存了耻骨直肠肌,不致引起肛门失禁,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上方进入直肠(如括约肌上肛瘘,括约肌外肛瘘),则不可做瘘管切开术,应做挂线疗法或挂线分期手术 。 第一期将环下方的瘘管切开或切除,环上方瘘管挂上粗丝浅,并扎紧 。 第二期手术俟大部分外部伤口愈合后,肛管直肠环已有粘连固定,再沿挂线处切开肛管直肠环 。 瘘管切开后,其后壁肉芽组织可用刮匙刮去,一般不必切除,以减少出血和避免损伤后壁的括约肌 。 切除瘘管组织应送病理检查 。
4、伤口处理,术后伤口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关键在于保持伤口由基底部逐渐向表面愈合 。 每日更换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后进行,伤口内填充敷料逐渐减少,直到肛管内创口愈合为止 。 每隔数日做直肠指检可以扩张肛管,更可防止桥形粘连,避免假愈合 。
(三) 肛瘘切除术,与切开术不同之处在于将瘘管全部切除直至健康组织 。 本法又适用于管道较纤维化的低位肛瘘 。 方法:先从瘘管外口注入1%美蓝,继用探针从外口轻轻插入,经内口穿出 。 用组织钳夹住外口的皮肤,切开瘘管外口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再沿探针方向用电刀或剪刀剪除皮肤、皮下组织、染有美蓝的管壁、内口和瘘管周围的所有瘢痕组织,使创口完全敞开 。 仔细止血后,创口内填以碘仿纱条或凡士林纱布 。
(四)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本法始于 Tuttle(1903),但未能推广,原因可能是,理论上不太充足;手术结果不满意;许多肛肠外科专家反对 。 至1949年,Starr又再次提出此法,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效果较满意,才得以推广 。 本法仅适用于单纯性或复杂性低位直型肛瘘,如触到瘘管呈硬索状,则效果更好 。 手术要点:
①术前肠道要准备,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手术后大便要控制5~6d 。
②瘘管要全部切除,留下新鲜创面,保证无任何肉芽组织及疤痕组织遗留 。
③皮肤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过多,便于伤口缝合 。 因此,高位弯型肛瘘不宜缝合,因其分支较多,常需切除过多的组织才能切净其分支 。
④各层伤口要完全缝合对齐,不留死腔 。
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如切破瘘管等 。 综合国内文献报道的肛瘘切除缝合术1064例,一期愈合率为73.4%~97.6%,伤口愈合时间为20~22d,一期愈合较低的多为复杂性高位肛瘘 。
(五)肛瘘切除后植皮,肛瘘切除后,若创面过大、表浅而又无特殊并发症者,可考虑游离植皮 。 手术前后要求同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 。 手术要点:
①创面应平坦,止血要完全 。
②游离植皮区皮肤缝合要完全,并要加压固定包扎,防止创面下存留气体或血液,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