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科学的练法 太极松功如何修炼( 五 )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 前五种在放松时无形态表现 , 只有三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
中焦相当中脘(胃脘)部位 , 包括脾胃 。 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 , (包括心肺)为上焦 。 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 , (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 。 “焦”就是热的意思 , 这种热能的表现叫做“气” , 所以三焦总的功能是主持诸气 , 疏通水道 , 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特长 。 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胞中的“宗气” , 将其输送到全身 , 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 中焦的主要功能 , 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 , 蒸化** , 把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传化作用 , 以化生营气 。 下焦的主要功能 , 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 , 食物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 代谢的剩余水分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
综上所述 , 三焦总的生理功能 , 是身体内几个脏腑在食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合 。 而这一总的作用 , 又是元气(命门)、中气(脾胃之气) , 宗气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 。
六腑的放松 , 使五脏在体内好像悬浮起来 , 由此而产生一种虚灵顶劲 。
从以上分析可见 , 太极拳要求的松 , 但不是弱 , 也不是懈 , 更不是疲蹋 。 对肌肉神经来说 , 实际是要求保持松弛状态 。 对骨节来说 , 则要求松开 , 即我们常说的“对拉拔长” , 通过练气 , 以气层为介质 , 自然就能做到如同球样的六面松扌朋劲 。 松 , 是内功太极拳的基础 , 不能彻底放松 , 内功在体内永远也形成不了 。 真正松透确实不容易 , 全身放松非下一定功夫不可 。 要明白放松的重要性 , 逐渐练好“松功” 。 在练习中 , 当与对方接触时 , 马上即僵时 , 即自己不知不觉进入强力范畴时 , 必败无疑 。 此时 , 不要说人家力大 , 应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 你自己不用力 , 怎么知道对方力大呢?或有的人在对方进攻就往后辙 , 这不是松 , 更不是化 , 而是跑 , 是弱手 , 形成兵败如山倒 。 违反了太极拳放松的目的和太极拳走圆的要求 。 在发劲时 , 自己的内劲发不出 , 说明自己没有松透 , 内理还有堵截的地方 , 也因为违反了发劲的“根松催 , 中通顺 , 稍发透 。 ”原则 。 太极拳内功的中级功要求是注意松和通的要求 , 歌决云:“劲源跟着手走 , 身手松净劲自有 。 ”松 , 除了要下功夫练外 , 必须要悟 , 在练中悟 , 在悟中练 。 光练不悟 , 是傻练 , 长功不快 , 当然也不能光悟不练 , 那是咀上功夫 。
总之 , 练拳时须静心体会周身是否松净 , 是否沉稳 , 是否舒通 。 每动要静想须如何始能将意送到彼身 , 如何始能入里透内 , 久之当可进步 。 为此 , 一定要走轻灵虚无、稳静松软的练功之路 , 不可犯顶抗之病 , 更不可在心中存有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 。 试想 , 前辈们全心全意去想放松 , 而尚不能将身势放松干净 。 如果你在练拳中老有一个“快慢相间”、“松紧适度”、“刚柔相济”的思想 , 那样是不能将身势松干净的 , 当然也就永远练不出来大松大软的上乘功夫 , 更谈不上太极劲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