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水稻收后如何栽培稻田蘑菇( 二 )


播种、铺料和覆土
将堆制好的培养料, 以各处均匀抓一大把放于小筛内, 先用点菌种作“小实验”, 撒于料面盖好报纸, 24小时后能见到菌丝萌发, 即可大胆播种, 否则应查明原因处理后再播种 。
堆制好的培养料标准:料呈棕褐色, 无嗅味并具有特香味, 草有韧性, 腐熟而不腐烂, ph7.5~8, 无杂菌, 水份, 用手紧握料, 指缝见水而不滴为好 。 如过湿进行凉晒, 过干则用1%~2%的石灰液调节 。
将料注意堆放于应播种的厢面, 不下雨不盖薄膜, 下雨必须盖薄膜 。 料担进厢之后, 每天翻一次, 待彻底排出氨气味, 才能播种 。 播种时, 草料应做到草料下干、上湿 。
播种:应选择阴天下午进行 。 先将菌种的棉塞去掉, 用高锰酸钾液消毒, 用消毒巾把瓶身全部消毒, 然后把瓶破碎, 用猪棕毛刷刷净玻璃碎片, 用手捏散菌种 。 然后, 放于消毒盆内 。 再按计划用种均匀撒播于料面, 随播并随即进行覆土 。 对一时来不及覆土的, 应覆盖一层用石灰水处理过的稻草或草扇 。
覆土:土质ph7~7.5腐质性壤土较好 。 最大不应超过小鸡蛋大 。 含水量20%~22%为好(用手捏得扁, 不沾手为宜), 厚度应2寸左右 。 覆土时, 应做到下粗上细 。
发菌及出菇管理
覆土后的管理:前10天不下雨, 只盖草不盖膜, 不可打水 。 10~15天内, 仔细揭土检查, 当菌丝上土近一半呈放射状时, 可喷“结菇水”每平方尺0.2~0.25两 。 此后, 保湿通风相结合进行 。 若菌丝串于土表, 应干燥并加强通风 。
当小菇长到黄豆大小并普遍出土, 即要喷一次“出菇水” 。 根据厢面干湿及天气, 可达每平方尺3两水, 然后停水2-3天 。 当菇整齐出土后, 每天看菇反应及天气变化喷水, 菇多多喷一次;菇少少喷;无菇不喷 。 菇盖嫩白, 光洁度好, 水份适宜 。 起鳞片, 菇盖发黄则缺水 。
采收后的管理:根据市场要求采收和交售, 每采一批菇后一般要间隔5~7天, 再产下批菇 。 息潮时不宜打水, 根据菌丝及小菇的长势再喷结菇水和出菇水 。 随着气温的降低, 用水量应减少 。 在每出一潮菇后, 应清理床面的残留物, 并将采菇后留下的孔洞用土填平, 重喷水一次(相当于结菇水) 。 当出三潮菇后, 可及时用专用肥进行追肥一次 。 开春后, 气温上升, 注意增加喷水量, 力争多出春菇 。 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 就可以拆去人字棚, 菌渣撒入稻田 。 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可增加稻谷产量, 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
病虫害防治:只要注意最后翻堆的消毒杀虫工作, 基本不会产生虫害 。 若在出菇前发现害虫, 除可用食用菌专用杀虫刹外, 还可用磷化铝薰蒸 。 方法是每平方米放药一片, 用塑料膜密封2天即可杀灭 。
【【栽培】水稻收后如何栽培稻田蘑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