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认识滴水观音】滴水观音简介


【滴水观音】【认识滴水观音】滴水观音简介

文章插图

一、滴水观音简介滴水观音 , 天南星科海芋属 , 又名滴水莲、观音莲 , 佛手莲等 , 台湾地区称姑婆芋 , 俗称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大虫芋、天芋、天蒙等 , 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 。
二、滴水观音的分布与生长习性滴水观音盛产于云南省中南、西部至东南部 , 海拔200—1100米热带雨林及野芭蕉林中 。 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及沿海岛屿、福建、台湾也有 。 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 , 印度东北部(喀西山) , 老挝 , 柬埔寨 , 越南 , 泰国至菲律宾 。
滴水观音如果空气和湿度过低的话 , 出来的水分马上就会蒸发掉 , 因此一般滴水都是在早晨较多 , 被称为“吐水”现象(不仅仅海芋有此现象) 。 开花如佛焰状 , 属“佛焰花序” 。 是一种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阳光的观赏花卉植物 , 一般冬春季开花 , 休眠花期从11月至翌年5、6月 , 2至4月为盛花期 。
三、滴水观音的植物形态与品种滴水观音多年生直立草本 , 植株高达2M , 地下有肉质根茎 , 叶柄长 , 有宽叶鞘 , 叶大型 , 盾状阔箭形 , 聚生茎顶 , 端尖 , 边缘微波 , 主脉明显 。 佛焰苞黄绿色 , 肉穗花序 。 地上茎粗壮 , 有时高达2—3米 , 全株最高可达5米 。 匍匐根状茎粗5—8厘米 , 圆柱形 , 有节 , 常生不定芽条 。 叶多数 , 螺旋状排列;叶柄粗大 , 长可达1.5米、下部1/2具鞘 , 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叶片革质 , 表面稍光亮 , 绿色 , 背较淡 , 极宽 , 箭状卵形 , 边缘浅波状 , 长50—90厘米 , 宽40—80厘米 , 前裂片宽卵形 , 先 端渐尖 , 长宽几相等 , 后裂片半卵形;长约为前裂片的1/3 , 基部联合较短 , 弯缺圆形 , 后基脉互呈直角或锐角;前裂片Ⅰ级侧脉6—10对 , 略宽 。 花序柄2—3 丛生 , 圆柱形 , 各被以长50厘米 , 宽约8厘米的苞叶(鳞叶) , 后者披形 , 绿色;花序柄长(12-)50—60厘米 , 淡绿色 。 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 , 白绿色 , 长3—5厘米 , 粗4厘米;檐部白绿色、黄绿色 , 后变白色 , 舟状 , 长圆形 , 先端稍突尖 , 略下弯 , 长(10-)20—30厘米 , 展开宽(4 -)5—8厘米 。 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序圆柱形 , 长(2-)3—4厘米 , 不育雄花序长(2.5-)5—6厘米 , 渐狭过渡为能育雄花序 , 后者长3—7厘米;附属器圆锥状 , 奶黄色 , 基部较粗 , 长3—5.5厘米 , 粗1—2厘米 , 先端钝 , 嵌以不规则的槽纹 。 雌花:子房棱柱状 , 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 , 柱头盘状 , 胚珠卵形 , 基底胚座 。 不育雄花扁平 , 顶部六角形 。 浆果亮红色 , 短卵状 , 长约1厘米 , 径5—9毫米 。 花期4—7月,温暖湿润条件下也可开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