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根据胆囊炎发病的急、慢 , 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 。慢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高脂饮食等诱发 。它也可以由反复发作和未经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引起 。

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1.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不适 。疼痛的具体表现是刺痛 , 会反复发作 , 尤其是变换体位或吃油腻食物后 。如果胆囊炎不及时治疗 ,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 可能会出现放射痛的症状 , 甚至疼痛会放射到右肩 。
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2.消化不良
85% ~ 90%的患者在急性胆囊炎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慢性胆囊炎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腻厌食、上腹胀气、嗳气、胃灼热等 。其症状不典型 , 常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阑尾炎相似 。
如何理解胆囊炎的中医
虽然中医没有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病名 , 但早在《内经》就有论述 。《灵枢五邪》:“邪若在肝 , 则伤左右 。”《素问缪刺论》:“恶客在足少阳络脉 , 使人感到威胁 。”《灵枢本藏》指“胆胀、胁肋胀满、小腹疼痛 。”因此 , 根据临床表现 , 急性胆囊炎可归入“胁痛”,范畴 , 而慢性胆囊炎可归入“胆胀”范畴 。慢性胆囊炎长期难以愈合 , 可引起胆囊萎缩 。
胆囊炎的西医治疗
保守疗法
1.禁食:胃肠减压 , 静脉营养输注 , 补充体内水和电解质 , 纠正酸碱失衡 。
2. 药物治疗:药物疗法是治疗胆囊炎的常用方法 , 主要是口服消炎药和利胆药 。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 。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 , 应及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
胆囊炎常用中成药
(1)急性胆囊炎的常用中成药治疗
茵栀黄注射液(酌情使用 , 仅供参考)
主要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
主治:清热解毒 , 利湿退黄 。用于肝胆湿热 , 面色微黄 , 胸胁疼痛 , 恶心呕吐 , 小便黄赤 。
消炎利胆片
组成:穿心莲、冬凌草、苦豆子 。
主治:清热燥湿 , 利胆 。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
(2)慢性胆囊炎的常用中成药治疗
单宁片
组成:大黄、虎杖、青皮、陈皮、姜黄、山楂、白茅根 。
主治:疏肝利胆 , 清热通经 。用于肝气郁结、湿热不清、腹胀、恶心、嗳气、便秘引起的右上腹隐痛、进食;有上述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饭后口服 , 一次5片 , 一日3次 。
【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胆石利通片
组成:硝石、明矾、姜黄、三棱、猪胆膏、金钱草、陈皮、乳香、没药、大黄、甘草 。
主治:理气解郁 , 化瘀散结 , 利胆排石 。用于气滞型胆石症 。口服 , 一次6片 , 一日3次 。
气滞型胆石症 。口服 , 一次6片 , 一日3次 。
清肝利胆口服液
组成: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己 。
主治:清肝利胆 。用于厌食、胁痛、倦怠乏力、小便黄、苔腻、脉弦、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等 。口服
主治:疏肝解郁 , 利胆溶石 。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
中医特色疗法
1.按摩疗法
急性胆囊炎疼痛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 。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徐秋、太冲、祁门等 。用指尖按压穴位 , 力度稍大 , 可以耐受 。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 , 感觉穴位酸痛为佳 。
2.耳穴疗法
常用穴:胰胆穴、肝穴、神门穴、交感穴、十二指肠穴、内分泌穴、三焦穴、胃穴、脾穴、皮质下穴 。操作时 , 可将王不留行种子或小磁珠贴在耳穴上 , 隔天贴一次 , 可交替贴耳 。
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