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据了解到,关于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在学校中很多的学生忙于学习方面的事情而忽略了运动,而不经常运动将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据了解在昨天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有关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这则通知里面也是提及到了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件事情,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文章插图
中国教育部25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特别提出,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
《通知》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
《通知》要求学校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
《通知》称,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
此外,《通知》要求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要求各地各校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
针对有些城市、有些学校可以供学生课间活动的场地比较少,有些学校为安全因素考虑,对学生的课间活动提出限制性要求的情况,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当日表示,这涉及到体育运动的场所以及安全风险防控的问题 。
他指出,从场地设施改造来讲,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目前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于学生意外伤害防控机制的建设,包括保险的建设,现在教育部一直在努力推进 。
“目前,我们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风险防控机制,来减轻或者是化解校长和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所受到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这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王登峰说 。
不经常运动的危害有哪些
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文章插图
1、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变肥
长期不锻炼,身体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肥胖 。经常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若生活中久坐不动,脂肪细胞或会不断分裂生长,不仅会令人变得肥胖,还会使皮肤变得松弛、失去弹性 。
2、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手脚不灵活
长时间不锻炼易使体内钙质流失,久而久之手脚会逐渐僵化,变得不灵活,影响行动,还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骨科疾病的发病率 。
3、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毒素累积
运动有助于人体排汗,让身体毒素更有效地排出体外,而若长期不锻炼,身体容易累积毒素,易引起便秘、口臭、脸色黯淡等问题 。
4、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失眠记忆力不好
缺乏锻炼,平时累积的压力得不到很好地释放,你可能因此产生负面的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失眠,而低质量的睡眠会直接影响你的记忆力!
5、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心肺功能下降
运动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病症的良方 。长期不运动,你四肢的活动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心肺功能也会慢慢变差,因此爬楼、做家务等简单的动作都很容易让你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
6、长期不运动的危害之消化不好
久坐、不运动、不健康的饮食都会导致你的消化系统变弱,胃肠道运动也因此不足,便秘的问题也就紧跟着来了 。长期不运动会引起肠胃蠕动减慢,从而影响消化功能,易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
课间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
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文章插图
1、能使身高增加,肌肉发达 。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 。孩子能够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因为长骨两端的骺软骨部分是骨的生长点 。由于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的身高随之有所增长 。运动还能锻炼孩子四肢,增加肌肉力量,使肌肉逐渐变得丰满起来,动作也比较灵敏 。
2、能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 。孩子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钟通气量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 。可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得更好 。厌食、拒食的孩子更需要运动 。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锻炼时,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格锻炼的同时,神经系统本身也经受锻炼和提高,这是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 。
3、能预防疾病 。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 。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 。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杀菌的作用 。
4、促进智力发育 。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 。人在活动时,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使大脑对动作反应更加灵敏,很有利于对营养的摄取,促进脑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智力发展很有益处 。
5、可塑造儿童性格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 。体育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 。当孩子在澡盆里玩水,在跑着、笑着中去追逐滚着的皮球,在阳光下接触大自然……的时候,情绪会十分欢乐 。这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 。运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 。孩子做一些动作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 。运动后,孩子更有自信心和成功感,会变得更加优秀,懂礼貌,与人相处较为主动平和 。适当的运动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有很大作用,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要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游戏,与众多儿童接触,可改变其孤僻、忧郁的性格,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
6、体育运动是健美的最佳药方 。锻炼防止儿童由于营养过剩而造成肥胖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肌肉比较有力,关节比较灵活,脊背比较端直,小腹比较扁平,腰肢比较细挑,体态良好,动作协调优美,对自己比较有信心 。
【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上是教育部: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首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