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

据了解到,关于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从去年年底之后猪肉价格就很少上涨了,现在大家也不再会说吃不起猪肉了,但是很多养猪人就很好奇这个猪肉价格什么时候会上涨吗,据最新消息报道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那么猪价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

文章插图
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亏损还在扩大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均价为13.76元/公斤 。从1月份第3周的36.01元/公斤起,已连续22周下跌,累计跌幅达62% 。6月份第4周,全国猪肉价格为24.60元/公斤,较1月份第3周下跌29.62元/公斤,累计跌幅达54.6% 。
“生猪出栏量、出栏活重和猪肉进口持续增加,叠加商业冻品持续投放市场和鲜肉消费低迷,使得猪价持续回落 。”对猪价深跌的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这样总结 。
从供给看,当前全国猪肉供应非常充裕 。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增长40.4% 。1月至5月,猪肉进口196万吨,同比增长13.7% 。牛肉、羊肉和禽肉进口量也分别增加了18.6%、22.4%和13% 。
“猪肉价格继续下探,主要原因是以前压栏的毛猪太多 。目前,上市白条猪单重普遍较大,单重超过90公斤/头的占70%左右 。这些白条猪基本上都是推迟了一两个月才出栏,压栏时间过长 。换句话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基本上还是一两个月以前就应该出栏的毛猪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
刘通告诉采访人员,大体型白条猪占比过大的现象从春节前就开始了,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估计再有一两个月时间,压栏超大毛猪也不能完全消化 。
养殖者盈亏情况怎样呢?据了解,当前,自繁自养养殖户每公斤平均养殖成本约17元,外购仔猪养殖户每公斤养殖成本约26元至27元 。
朱增勇调研发现,自繁自养出栏120公斤商品猪,5月盈利约200元至300元,6月初开始亏损,亏损幅度在100元至200元,6月中旬亏损扩大至350元 。外购仔猪养殖户3月份就已经开始亏损,5月底每头猪亏损1000元左右,6月中旬亏损达到1400元以上 。
借套保降损失
猪价深度下跌,已经跌破养殖成本,但养殖者仍然有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这个办法就是参与生猪期货交易 。
今年年初,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生猪期货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 。
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
【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 。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 。有了生猪期货这个工具,当生猪期货价格适中时,养殖企业就可以在期货市场预先售出与其将来出栏数量相等的生猪期货,提前锁定利润 。
与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相对应,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期货价格也持续深跌 。不过,自1月初正式挂牌交易,到5月中旬之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长达4个月处于2.5万元/吨之上,甚至一度徘徊在3万元/吨附近 。按照2.5万元/吨的价格计算,生猪养殖企业如果及时卖出生猪期货,提前锁定利润,效益还是较为可观的 。
6月24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金新农发布公告称,自生猪期货首次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公司逐步建仓了生猪期货套期保值合约,截至6月23日,已将所持仓的全部生猪期货合约进行了主动性平仓 。经初步测算,自今年一季度后,金新农所开展的生猪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实现盈利10892.73万元 。
当前,生猪期货、现货价格都已跌破养殖成本,按照历年波动规律,7月份后,猪价可能会季节性反弹,养殖企业可进行相应布局 。
加快产业升级
在国内生猪产能已成功恢复的情况下,猪价下跌在客观上也倒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由于母猪严重不足,各大中型养殖企业较大范围地采用轮回杂交方式生产父母代母猪 。目前,正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代之以产能更高的二元母猪 。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我国种猪卡脖子问题突出 。从长期来看,我国生猪种业附属于产业大盘子中,难以体现农以种为先的指导思想,企业自主培育积极性弱 。顶端核心育种体系规模小,独立分散的种猪供给模式导致无法形成自主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疫病持续冲击生猪种业,集团化、专业化种业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 。”朱增勇说 。
针对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猪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业界应当从品种资源保护和核心种群培育、营养与饲料、智慧养殖设施设备、猪病防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屠宰加工等方面,加大协同创新攻关力度 。
朱增勇表示,我国生猪种质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 。希望未来随着地方种猪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研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集团化育种加速发展,我国种猪自给率能够显著提升 。
“当前,猪价回落,养殖场切莫产生恐慌心理 。应该认识到,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价回落是必然趋势 。同时,猪价也不会一直回落,伴随着压栏大猪被市场消化,猪价仍将季节性反弹 。养殖者要继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以免错失猪价回升行情 。”朱增勇说 。
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

文章插图
猪肉价格为何“跌跌不休”?“进货后,我们在销售前会将整扇白条猪肉切割成4大件、10多个部位,现在排骨、五花肉的销售价格要比进价高些,后臀尖等部位的价格都是低于进价在卖 。”黄任花说,做批发猪肉生意这些年来,今年的行情还是很少见的,价格像是在“坐滑梯” 。
大洋路批发市场副总经理穆永伟对人民网采访人员表示,目前市场上每天销售1200-1500头猪,尽管还没有恢复到非洲猪瘟前的日销3000头的水平,但已经超过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700-800头的水平 。与价格的持续下跌相比,成交头数走出了一条上升的曲线 。
寻找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数据更为直观,今年1-5月全国淘汰能繁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 。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对人民网采访人员表示,从供应端看,2018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不少养猪场、养猪户不敢补栏,导致了生猪产能下降 。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发力,非洲猪瘟防控得到了加强,生猪产能得到快速恢复 。此外,近年来有不少地区跨区域养猪、大型企业跨界参与生猪养殖,这些都增加了猪肉供应 。
“从需求端看,夏季也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消费需求的减少也是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 。”马增俊说 。
采访人员在市场内看到,新鲜的猪肉摆满了肉类销售区域,没有看到有销售冷冻肉的 。“在去年疫情期间,市场为了调控价格、保障供应,进口了冷冻猪肉 。目前,鲜肉价格明显低于冻肉,对于‘进口冷冻肉导致鲜猪肉价格下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穆永伟说 。
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

文章插图
价格下跌带来了哪些影响?“虽然猪肉价格在下降,但对我们做批发销售的商户,影响并不大 。”黄任花说,今年以来每月的销售利润没有下降,还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
与批发零售环节相比,养殖端的压力更为明显 。有业界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猪肉价格的“天花板”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是饲料等养殖成本的“地板”在不断提升,养殖端的盈利空间缩小了 。“有些养殖场减少了一天喂养的次数,还有的开始‘以质换量’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也有的在宰杀60公斤以下的小猪了 。”上述业界人士说 。
上市公司的数据更为直观,5月份财报显示,温氏股份(300498)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牧原股份(002714)商品猪销售均价 17.65 元/公斤,比4 月份下降16.39%;新希望(000876)收入为 13.96 亿元,环比变动-26.56%,同比变动-12.75% 。
针对养殖户利润的收窄,近期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倡议,在价格下行阶段,希望养殖户们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 。要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加快转型升级、做好节本增效 。《倡议书》显示,“5月份生猪养殖的亏损面为9.7%,一些优秀的养殖场能把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以内,这说明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赚钱的养殖户 。”
国家层面在积极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养猪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推动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防范再次出现大波动 。

以上是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首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