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的乞巧节是这样过的 这个意义十分特殊

【唐朝女子的乞巧节是这样过的 这个意义十分特殊】原来七夕在古代竟然不是情人节 , 这是属于女孩子的节日 , 与情情爱爱无关 , 你知道唐朝女子的乞巧节是怎么过的吗?
七夕最开始的时候源于汉代 , 到了唐代 , 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 , 宫女们各自乞巧 , 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 , 代代延续 。
一转眼又到了七夕 , 高甜预警从四海八荒涌来 , 各种推送话题都充满了琴瑟和鸣的喜悦! 那么七夕真的就是情人节吗?原来这事有“乞巧”!在过去 , 七夕是独属于女人的节日 , 也称乞巧节 。


七七是以“乞巧节”的明目出现的 , 何谓乞巧?当时不懂 , 长大些才知道有“乞求心灵手巧”的意思 , 这个含义与织女有关 , 女孩子们以前做女红 , 希望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 , 这一天不但乞巧 , 而且斗巧 , 是女孩们的欢庆之日 。
其实这个意义是十分特殊的 , 七夕节作为古代仅有的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节日 , 从这些民俗事象中也不难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生活的状况 , 以及在古代父权社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独特的文化心理 。
事实上 , 那个时代女性唯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便是烹饪及缝织 , 与七夕节炸巧果和穿针比赛乞巧的习俗不谋而合 。
所以后来很多书上把七七称作“女儿节” , 因为古代风俗大体已经没有了 , 乞巧二字真的不好理解 。所谓女儿节当然是指云英未嫁的少女 , 区别于妇女节统指所有女性的含义 , 未嫁而待嫁 , 乞巧又盼郎 , 应天上牛郎织女鹊桥之会 , 所以到今天发展成了中国式的情人节 。
但这个情人节仍然是属于女孩子们的 , 仍然是女儿节 , 它不独属于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们 。祝愿每一个善良的女孩子都能找到美满姻缘 , 七夕快乐 , 女儿节快乐!
到了那个时候 ,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 , 又叫“贺牛生日” 。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 , 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 , 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 , 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 , 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