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4月16日,在太空出差183天的神州十三号乘组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下顺利返回地球 。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12000颗种子 。
其实这不是神舟第一次带种子上天,从神舟一号开始,携带农作物种子就列入了神舟飞船的飞行任务 。比如,神舟5号带了1公斤种子,神舟7号带了87种植物蔬菜的种子,神舟9号带了普洱茶种子,神舟10号还带上了人参种子,神舟12号更是带上了29.9克南靖兰花种子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耕的小种子深深埋在我们每个人的DNA里,不管上天入地,中国人的心里头号关心的大事就是“种地” 。
航天育种听上去神秘莫测,其实早已走入了普通人的日常 。我国已经有上千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完成了太空之旅 。700多个“航天品种”陆续诞生,我们平时吃的粮食、蔬菜、水果、中药,不少都是“天外来客”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早在1987年,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着小麦、水稻、青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往返太空,就打开了太空育种的新世界 。返回地球后,他们被分发到各地科研机构,经过杂交选育,这批种子中培育出了大豆“铁丰18”、棉花“鲁棉1号”等一批获得了国家发明奖的优秀新品种 。
2006年,我国发射了首颗,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的卫星“实践八号”,搭载超过200千克种子发射升空 。2016年,神舟十一号乘组在“天宫二号”实验室成功种出生菜 。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带着种子奔赴月球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让种子在太空走一趟呢?由于身处太空,经历微重力、复杂磁场的宇宙环境,以及宇宙射线的“洗礼”,种子突变的几率大幅提升,部分农作物种子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产量品质明显提升、成熟速度加快、抗病能力变强等等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种子从天空回来,重新栽入土地进行培育,就能看到它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过程就像是“开盲盒” 。选出突变的种子,经过三四代的杂交、繁殖后,优中选优,最终由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太空种子”才能大范围普及 。听起来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相比于地面模式,这已经是按下“加速键”了 。
“飞天种子”可不一般 。“华航一号”水稻成为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太空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再繁育、具备丰产、抗稻瘟病、矮秆等种质的新水稻品种已达42个;高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成为我国三大主推小麦品种之一;“II优航1号”成为全国首个百亩亩产突破900公斤的“超级稻”;神舟三号搭载的牧草苜蓿育成的新品种高产多叶、蛋白含量高,填补了我国优质牧草品种的空白......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30多年来,我们已经先后30余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等航天器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了700余种航天品种作物,其中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花卉、林木、中草药、微生物新菌种等等 。据官方数据,我国太空育种作物种植总面积超过240万公顷,生产了130多万吨食品,贡献了超过2000亿元的经济价值 。
可以说,在太空育种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歇 。不管是空间诱变机理的研究,还是航天育种的育成品种和推广应用,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发展航天育种,我们的粮食储备不是已经世界第一了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种业市场规模庞大,但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补上,“米袋子”“菜篮子”就有可能受制于人 。而航天育种就是实现育种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利器 。
太空种子贡献超2千亿经济价值(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 还有12000颗种子)

文章插图
当然,除了关心国民餐桌上能不能更丰富外,我们的航天科技也一直在“仰望星空” 。中国航天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计划的同时,也在研究地面高等植物在空间环境下的生长发育,简单来说就是在研究如何让人类在太空环境下获得氧气、水分和食物 。可以想见,“会飞的太空农场”和“在火星种土豆”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