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自己脸型配发型 造型

请问美术中的“造型”要怎么理解?什么样的画面算造型能力优秀?【扫一扫自己脸型配发型 造型】造型能力一般被归结为是画的够不够像,例如人物画结构形体够不够具体等等,这是普遍意义上的造型,但这样评价造型够不够优秀,是草率的还不够准确 。
造型其实是相对的,相对年龄,相对艺术风格,相对画家的思想,不同的层面,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
1.相对年龄:孩子与大人对于造型的认识与表现不同 。
一个小孩子画画造型够不够优秀,取决于大人们的衡量标准,这是固定的趋势,大人比孩子更有话语权,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
大人的品评又取决于大人们的自身艺术素养高度,而大人们的视野中已经建立起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会促使大人们固定在一定的造型审美上(大多数人不太具备艺术认知能力),因此他们会以像不像、具不具像来总结造型的最终形态 。像与不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及大众们最终对于艺术造型的审美标准 。
而一些小孩子是没有建立那么规整的逻辑思维的,他们的思想是抽象的自由的,不是具象化的 。小孩子以感觉认识这个世界,他们的思维没有大人们那么熟练与严谨,因此天真之中所画出的画,是出于自己最初对于自然与人文社会的认识,他们也许认为自己画的很美,但语言方面又无法充分表达,但大人也许不这么认为所以常会一急之下,若引导不规范,很可能一个小画家就这么给打消埋没了 。而如何评价他们的造型呢,当然不能过早的运用大人们的普遍且具象的造型审美去认识他们的作品,而是相对同龄孩子而言,他的作品所表现出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虽然还不够具体,但有一点苗头,一个几岁小孩子画出了十几岁孩子才能掌握的造型标准,那么便是天赋异禀了 。
那么如何知道小孩子他们画的画已经算天赋的存在,这需要长期的观察,也需要家长与老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选择画画机构,这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对于自己孩子艺术天赋认知方面的不足,让艺术机构培养,会更有方向 。当然选择怎样的机构相当重要,这又是另一方面,暂不谈 。如果家长自身是画家,或有这方面的艺术素养那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而最关键的是如何保持孩子画画兴趣的同时,以一种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小孩子的造型美感与绘画水平提高,才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与艺术引导的方法 。
2.相对艺术风格:写实作品与抽象作品造型也不同
我们不能把写实作品与抽象作品来做比较,因为写实作品的造型就比较客观与清晰,便是画的结构准不准确,是否传神,例如人像,眼、鼻子、嘴在不在一个比例标准上,在一定造型的标准中又有点传神就又升华了一步 。这里可以引用齐白石的一句话“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太像就媚俗了,不像又是欺骗世人,所以这个度很难把握,往往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造型是优秀的,这需要长时间的艺术训练,小孩子若达到了这个程度也几乎已经是大人了,但若小孩子能够很早便能做到,就像毕加索,那的确是天才之表现 。
较抽象一点的作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与赵无极的作品,他们造型表现就不够容易让人从视觉上感受到 。更需要观者联系画家的思想、历史背景与时代影响之后,再联系到他们自身作品上,分析其中的造型 。这时候的造型可能在于线条的穿插,一个线条与另一根线条搭配协不协调,色块与色块用色叠压配合的够不够统一,这是线与色的造型 。然后从表象再进化到作者的意图上,为何画家这么画这么表现,其意图是什么,这更需要与时代背景与画家思想相结合,就不会陷入对作品画面表象造型的偏见之中 。
而实际上他们早期都曾画出了很严谨的素描,都曾经历过严苛的训练,这也让他们的作品更拥有了说服力 。只有从所能,才能到达无所不能的状态,这是艺术目前为止业界较为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 。抽象作品不是单方面表象的造型,实际上更是艺术家情感表达与思想的造型,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社会的造型 。
3.相对于艺术家的思想:思想决定造型
例如安格尔的作品《大宫女》,画家则加长了画面人物的脊柱刻画,多了三块脊椎,突出了人物背部形体的曲线美感,与扭曲的脚却之间看似不协调,又如此协调的统一在一起,使画面达到了也不失为一幅美作杰作的标准 。这个时候就不能以传统像不像的具象审美来进行评价这幅作品了 。而是艺术家的思想凌驾于造型所表现的局限,达到了一种思想造型的审美境界 。同样写实作品的《大宫女》,便成为了画家以抽象的概念完美诠释“造型并不局限于形体表现”的历史典范之作 。
造型能力优不优秀,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只是像不像,也需要观者更多的联系画面整体、时代、艺术背景、画家自身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品读 。所以这也是艺术魅力之所在,不断学习,同样一幅画也许不同时间观看,会有不同的发现 。同样一幅作品,当下看着造型不好看,过一段时间了解之后再看,就可能很美了 。梵高的作品早时候就不受关注,后来他成为世界公认的大画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