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苦瓜白斑病如何防治


苦瓜又名凉瓜 , 是葫芦科植物 , 为一年生攀缘草本 , 可以食用 , 有很高的价值 , 茎、枝、叶柄及花梗披有柔毛 , 腋生卷须 。 叶子的直径达3至12厘米 , 有5至7道掌状深裂 , 裂片呈椭圆形 , 外沿有锯齿 。 春夏之交开花 , 雌雄同株 , 黄色 。 果实长椭圆形 , 表面具有多数不整齐瘤状突起 。 种子藏于肉质果实之中 , 成熟时有红色的囊裹着 。 苦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 , 原产地不清楚 , 但一般认为是原产于热带地区 。 在南亚、东南亚、中国、和加勒比海群岛均有广泛的种植 。

【防治】苦瓜白斑病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苦瓜对生长环境要求
温度:温度控制,苦瓜喜温 , 较耐热 , 不耐寒 。 种子发芽适于30~35℃ , 温度在20℃以下时 , 发芽缓慢 , 13℃以下发芽困难 。 在25℃左右 , 约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 , 如在15℃左右则需要20~30天 。 在10~15℃时苦瓜植株生长缓慢 , 低于10℃则生长不良 , 当温度在5℃以下时 , 植株显著受害 。 但温度稍低和短日照 , 发生第一雌花的节位提早 。 开花结果期适于20℃以上 , 以25℃左右为适宜 。 15~3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 , 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结果早 , 产量高 , 品质也好 。 而30℃以上和15℃以下对苦瓜的生长结果都不利 。
光照:苦瓜属于短日性植物 , 喜阳光而不耐荫 。 但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对光照长短的要求已不太严格;可是若苗期光照不足 , 会降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 。 海南北部冬春苦瓜遇低温阴雨天气影响 , 幼苗生长纤弱 , 抗逆性差 , 常易受冻害就是这个道理 。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 , 光照充足 , 有利于光合作用 , 提高座果率;否则 , 易引进落花落果 。
水分:合适的土壤苦瓜喜湿而不耐涝 。 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 。 天气干旱 , 水分不足 , 植株生长受阻 , 果实品质下降 。 但也不宜积水 , 积水容易沤根 , 叶片黄萎 , 轻则影响结果 , 重则植株发病致死 。
养分:苦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 , 从砂壤到轻粘质的土壤均可 。 一般以在肥沃疏松 , 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 , 产量高 。 苦瓜对肥料的要求较高 , 如果有机肥充足 , 植株生长粗壮 , 茎叶繁茂 , 开花结果就多 , 瓜也肥大 , 品质好 。 特别是生长后期 , 若肥水不足 , 则植株衰弱 , 花果就少 , 果实也小 , 苦味增浓 , 品质下降 。 苦瓜需要较多的氮肥 , 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 , 抗逆性降低 , 从而使植株易受病菌浸染和寒冷为害 。 在肥沃疏松的中壤土里 , 增施磷钾肥 , 能使植株生长健壮 , 结瓜可以经久不衰 。
苦瓜白斑病如何防治?
什么是苦瓜白斑病?有什么症状?
苦瓜白斑病是由一种叫苦瓜尾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 主要危害叶片 , 早期出现褪绿变黄的圆形小斑点 , 逐步扩展成近圆型或不规则型 , 直径约1-4毫米的灰褐色至褐色病斑 , 边缘较明显 。 病斑中间灰白色 , 多角形或不规则状 , 上生稀疏浅黑色霉状物 , 在潮湿时易看见 。 常常易造成病斑穿孔 。
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 为翌年侵染源 。 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到苦瓜叶片上侵染 , 引起发病 。 由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继续传播发生侵染 。 高温多雨季节、缺乏有机肥、偏施化肥过多、土壤板结的瓜田发病较严重 。 苦瓜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要搞好田间清洁 , 清除销毁病残株 , 减少田间病源积累;
二是要施足有机肥 , 改良土质 , 增强肥力 , 保证苦瓜根深株壮 , 提高抗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