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蕨菜的繁殖技术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 蕨菜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 。 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 , 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 。 蕨菜味甘性寒 , 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 , 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 。 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 , 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 , 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 , 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 。 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

【繁殖】蕨菜的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蕨菜的繁殖有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 。
有性繁殖
收集孢子选择外观棕褐色 , 孢子囊未开裂的孢子囊群 , 用干净的剪刀将带孢子的叶片剪下 , 放入纸袋中风干待用 。
制作培养基质用混合土壤播种孢子 , 既经济又方便 。 用泥炭土、河沙和草皮灰按比例混合 , 拌匀、过筛 , 制成混合土 , 然后蒸气灭菌半小时 。
孢子播种播种前一天把准备好的混合土培养容器放在浅水中充分湿润 , 将孢子均匀地撒播在培养基质上 , 再盖好盖子 , 浸放在浅水中 , 第二天取出培养 。
孢子培养将播种好的容器移到温床或培养箱中培养 , 温度保持在25℃ , 湿度80%以上 , 光照每天4小时以上 。 1个月后孢子萌发 , 长出幼小原丝体 , 然后长成扁平心脏形或带状的配子体 。 在配子体的腹部长出颈卵器和球形精子器 。 这时每天喷雾2次 , 连续1周 , 精子借水流动出来与卵结合形成胚 。 一周后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 。
孢子体的移栽孢子体长出3~4片叶后进行第一次移栽 , 仍倾向用混合土作床土 。 1~2周后移到温床外 , 小苗长大后 , 进行第二次移栽或定植 。
无性繁殖技术
无性芽孢繁殖有些蕨类植物在羽片腋间和叶轴顶部下面会长出芽孢 , 有的轴顶端分生组织着地而产生新株 , 或营养叶顶着地也能产生新株 。
营养体繁殖是将匍匐茎进行分段栽培 , 也可将直立的根状茎纵切为2份栽培 , 但每段上必须带根带叶才易成活 。
组织培养蕨类植物的体细胞同样具有再生能力 。 采用这种方法只需采集一小部分营养器官就能培养大量蕨苗 。
有性繁殖于6月上、中旬在孢子叶展开、边缘微黄时将叶片割回 , 在室内放在塑料布上、或纸上自然干燥 , 孢子囊开裂 , 孢子散出 , 将孢子搜集起来放在冰箱中保存 。
将粉碎的草炭或腐殖土过筛 , 用多菌灵消毒后做成宽1米、高10厘米的床 , 浇足底水 , 然后将孢子均匀播在床面上 。 用地膜封好床面即可 。 以后经常浇水 , 保持湿度 , 约经过2~3个月便可长出小胚茎 。
根茎繁殖选阳光充足 , 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块做移栽地 。
【【繁殖】蕨菜的繁殖技术】于4月下旬~5月上旬挖取野生根茎 , 选紫红色、着生芽和须根较多的根茎截成30~40厘米长的根茎段 , 特别是选择兼有混合芽的根茎 , 易成活 , 产量高 。
根茎挖取后 , 最好及时栽植 , 以提高成活率 。 如不能随挖随栽 , 需放在潮湿处或用湿草帘覆益 。 栽植行株距为40厘米×40厘米 , 栽植深度10厘米 。 有性繁殖的苗可于秋季或春季按同样方法开沟栽植 。
蕨菜如何利用孢子繁殖
(1)孢子处理将采集发育成熟的蕨菜孢子 , 在2月份用300毫克/升(ppm)的赤霉素处理15分钟 , 能促进孢子萌发 。
(2)播种孢子将处理过的孢子倒入盛水的喷壶中 , 摇匀后喷在装有腐殖土或草炭土的木箱里 , 播种后用纸或薄膜将木箱盖好 , 放在25℃左右的温度条件下 。 约需一个月的时间抱子开始萌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