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Linnaeus)属鳞翅目 , 天蛾科 。 分布于日本 , 我国的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浙江、台湾、广东等省也有分布 。 主要为害旋花科、茄科、豆科植物 。
文章插图
一、形态识别
1.成虫体长43-53毫米 , 翅展100―120毫米 , 头暗灰色 , 胸背灰褐色 , 有2丛鳞毛形成“八”字形 。 中胸有灰白色斑纹 。 腹背有灰色纵带 。 各节两侧有白、红、黑相间的横纹 。 前翅灰褐色 , 翅上密布锯齿状纹和云斑纹 。 后翅有4条暗褐色横带 , 缘毛白色胶暗褐色相杂 。
2.卵球状 , 直径约2毫米 , 淡黄绿色 。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60一90毫米 , 体表密布小颗粒 , 腹部1―7节各有7条背褶 。 体色有两种:绿色型头绿色 , 两侧有淡黄色斜纹 , 胸部淡绿色 , 背线、亚背线、气门下线黄色 , 腹部1一7节两侧有黄白色斜纹 。 气门橘黄色 , 围气门片棕褐色 , 尾角黄褐色 , 尖端黑色 , 胸足黄褐色;褐色型头部黄褐色 , 头部有2条黑色纵条纹 , 胸部亚背线呈较宽的淡色条 , 臀板呈黄色带 , 腹部1―7节两侧有淡黄色斜条 , 气门、足黑色 。
4.蛹褐色 , 体长56毫米 , 喙长而游离 , 朱红色至暗红色 , 翅达第四腹节 , 臀刺三角形 。
二、发生规律
生活史和习性:在北京每年发生1―2代 , 华南每年发生3代 。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5一10厘米深处化蛹越冬 。 北京地区于5月或10月上旬出现 , 有趋光性 , 卵散产于叶背 。 华南于5月底见幼虫为害 , 以9―10月发生数量较多 , 幼虫取食雍菜嫩茎 , 大龄幼虫食量大 , 为害严重时可把叶吃光 , 仅留老茎 。 华南该虫卵期5―6天 , 幼虫期7―11天 , 蛹期14天 。 成虫昼伏 , 夜间取食花蜜 , 交尾产卵 。 茎叶繁茂处产卵量多 , 幼虫为害也严重 。
三、防治方法
一般为零星发生 , 可随田间管理人工消灭 , 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此虫 。
【【防治】种甘薯天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推荐阅读
- 【防治】种甘薯黑星病的防治
- 【施肥】种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甘薯】种甘薯要增产后期抓5点
- 【施肥】种甘薯的施肥技术要点
- 【甘薯】种甘薯切块直播产量高
- 【防治】种甘薯疮痂病的防治
- 【防治】种甘薯蔓割病的防治
- 【防治】种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
- 【花】种甘薯皱缩花叶病的防治
- 【甘薯】种甘薯中期管理应重施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