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别名药枣、萸肉、枣皮 。 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 。 主产于浙江 。 分布于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 。 伏牛山区、天日山区和秦岭分布较集中 。 垂直分布范围250~1300米 , 但以海拔600~900米之间的生长发育最好 。 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 , 另外 , 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 。 另外 , 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 。 其味酸涩 , 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 , 益气血等功效 。 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
文章插图
植物特征
1、植物特征: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 树高3~10米 , 树叶黑绿色 , 单叶对生 , 卵形或椭圆形 , 叶长4~12厘米 , 叶宽2~6厘米 , 顶端渐尖 , 基部楔形 , 叶面疏生毛 , 背面毛密 。 侧脉6~8对花为两性花 , 黄色伞状花序 , 每一花序由20~30朵子花组成 , 伞形花腋生 , 先叶开放 , 花黄色 。 核果椭圆形 , 熟时深红色 。
2、品种简介:有山茱萸和川鄂山茱萸 。 药用栽培主要是山茱萸 。 目前虽无品种 , 但调查表明 , 种内经济性状具有显著变异 , 容易选育新品种 。
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要求
土质肥沃 , 土层深厚 , 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质土壤 。 山茱萸在北京地区能安全越冬 , 成树在晋中、晋南地区也可安全越冬 。
2、对环境条件要求
①气候适宜年平均温度8~17.5℃ , 具强抗寒性 , 可耐短暂的-18℃低温 , 年降雨量为600~1500毫米的地区 。
②地形多分布于阴坡 , 半阴坡及阳坡的山谷、山下部 。 以海拔250~800米的低山栽培较多 。
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
①种子采摘秋季果熟时选壮大果实 , 除去果肉、洗净 。 因种子皮厚而硬 , 播种前需催芽 。
②种子处理 。 将种子放置于1%~2%碱液中 , 手搓3~5分钟 , 然后加开水烫 , 边倒开水边搅拌 , 直至水浸没种子为止 。 凉一会 , 再搓3~5分钟 , 后用冷水泡24小时 , 再将种子捞出放在水泥地晒8小时 , 如此反复3天 , 待有90%种壳裂开 , 即用湿沙与种子按4:1混合后沙藏 。
③播种育苗 。 在春分前后将已破头萌发的种子挑出播种 , 播前在畦上按25厘米的行距开深5厘米左右的浅沟 ,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3~4厘米 , 保持土壤湿度 , 40~50天可出苗 。 15公顷需用种子750~1050千克 。 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 苗距7厘米 , 除杂草 , 6月上旬中耕 , 入冬前浇水1次 , 并给幼苗根部培土 , 以便安全越冬 。
④移栽 。 第二年春季苗高60厘米可以移栽 。 以发梢前移栽最好 。 每公顷栽植450~750株为宜 , 对间套作物的地块每公顷栽300株左右 。 栽植以后及时养护管理 , 对水、肥、光、气、热的要求是保证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
2、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植株可早6~8年结实 , 保持优良母树的特性 。 选果大、果多、肉厚、出皮率高作母株 。 温度低的地区应注意晚花单株的选择 , 使花期避开低温多雨的天气 。
【【栽培】种山茱萸栽培技术】①压条繁殖 。 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芽萌动前 , 将近地面二三年生枝条弯曲至地面 , 将切至本质1/3枝条埋入巳施腐热厩肥的土中 , 盖15厘米砂壤土 , 枝条先端露出地面 。 勤浇水 , 压条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将已长根的压土扒开 , 割断与母株连接部分 , 将有根苗另地定植 。
②扦插繁殖 。 5月中、下旬将优良植株的枝条切成15~20厘米 , 枝条上部保留2~4片叶 , 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 , 行株距为20厘米×8厘米、深12~16厘米 , 覆土12~16厘米 , 压实 。 浇足水 , 盖农用薄膜 , 保持气温26~30℃ , 相对湿度60%~80% , 上部搭荫棚 , 透光度25% , 6月中旬透光度调至10%避免强光照射 。 越冬前撤荫棚 , 浇足水 。 次年适当松土拔草 , 加强水肥管理 , 深秋冬初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
推荐阅读
- 【土壤】种山茱萸的土壤改良
- 【繁殖】种山茱萸之营养繁殖山茱萸
- 【苗木】怎样繁殖山茱萸苗木
- 【育苗】种山茱萸育苗技术
- 【繁殖】种山茱萸无性繁殖的压条
- 【种植】防风科学种植技术
- 【花卉大全】种防风苗期的管理
- 【防治】种防风根腐病的防治
- 【方法】种防风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 【栽培】种防风栽培的各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