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听万壑松

作者:黎荔
如听万壑松
蜀僧抱绿绮 , 西下峨眉峰 。
为我一挥手 , 如听万壑松 。
客心洗流水 , 馀响入霜钟 。
不觉碧山暮 , 秋云暗几重 。
【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这首诗写听琴 , “一挥手”是蜀僧起手操琴的一个动作 , 潇洒而遒劲的拨动琴弦 。 “万壑松”是描述李白听到琴音的感受——如同听到群山中的无际松林齐声作响 。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的连绵起伏 。 全诗写弹琴 , 止一挥手而已 。 然而此一挥非比寻常 , 下句以万对一 , 表现尤富 , 虽只一挥 , 而听者如闻万壑松鸣 , 可见蜀僧琴艺之超妙 。 另据谢庄《雅琴名录》 , “万壑松”为古琴名(白玉轸足 , 唐人所斫 , 宣和御府物) , 于此亦写高山之意 , “万壑松”即高山也 。 接下来的一句 , “客心洗流水 , 馀响入霜钟” , 则“流水”承接 。 这里的典故就是“高山流水” , 知音之意也 , 即蜀僧和李白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 也是对蜀僧弹琴技艺的称赞 , 暗用伯牙善弹的典故 。 可见诗仙随意写来 , 皆是法言 , “万壑松”两典兼用之 , 浑然无间 , 虽然用典 , 却毫不艰涩 , 含蓄又自然 , 其音杳 , 其境阔 , 其意长 , 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
记起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 , 静听松风寒 。
古调虽自爱 , 今人多不弹 。
与李白诗一样 , 都是写听琴 , 同时两首诗都写到“松”:或是“如听万壑松” , 或是“静听松风寒” 。 李白还有一首诗《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 , 琴《松风》兮寂万壑” 。 还有苏东坡《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 , 《陇头》《松风》入朱弦” 。 不知道他们听的是不是同一首古琴曲?有一首古琴曲《风入松》 , 其别称就是《松风》 , 传为三国魏晋时期音乐家、文学家嵇康所创琴曲 。
如听万壑松
松风远自云中起 , 摇荡于万山之际 , 千枝万叶风飗飗 , 人在松风呼啸之中 , 就像在海涛中航行 , 那种清凉与幽邃 , 散入四肢百骸之中 。 李白那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 , 除了“万壑松”之外 , 再没有用别的比喻来形容琴声 , 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 , 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并非纯客观的描写 , 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 , 联想到深山大谷 , 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 除了可能是古琴名或古琴曲《风入松》之外 , 为什么非松风不可呢?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与琴声有何相关?
我想 , 应该是古人弹琴 , 必择净室高堂 , 或升层楼之上 , 或于林古之间 , 或登山巅 , 或游水湄 , 或观宇中 , 心不外驰 , 气血和平 , 方可鼓琴焉 。 只有在松下方能听松风如涛 , 澄其心 , 缓其度 , 远其神 , 此时人静手静 , 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 , 疏如寥廓 , 空若太古 , 优游弦上 , 或章句舒徐 , 或缓气相间 , 或断而复续 , 或幽而致远 。 “乃若山静秋鸣 , 月高林表 , 松风远沸 , 石涧流寒 , 而日不知晡 , 夕不觉蛊者 , 此希声之寓境也 。 ”“如遇物发声 , 想象成曲 , 江山隐映 , 落月于弦中;松风飕飕 , 贯清风于指下 , 此则境久深矣 。 ”此类论述在历代百余部琴书中不乏其见 , 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在弹琴时刻意追求的意境美和神韵美 。 松风之清泠悠远、深幽不可测的自然属性 , 与古琴音乐那高低有致的旋律、动静相间的节奏、散中有序的节拍 , 妙契相合 , 同声见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