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的后人现状如何( 三 )
在“广东十三行”逐渐与外国人进行商贸交易的过程中 , 其财富不断积累 , 据记载 , 当1822年广东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时 , 竟有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化为乌有 , 甚至出现了“洋银熔入水沟 , 长至一二里”的奇观 。 如此惊人的财富聚集量 , 涌现了当时的一批“巨富” , 其中伍秉鉴以巨额的财富成为当时的首富 , 名扬天下 。
伍秉鉴最初是接手了其父亲的外贸生意 , 再加上他超前的经营理念 , 同欧美各国的客户建立了重要联系 , 其财富在当时实现了快速崛起 , 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 有时因为资金周转不灵 , 向伍秉鉴借贷 , 使得他成为了当时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 后来伍秉鉴在1834年 , 清点自己的财产时 , 估算财产达到了2600银元 , 成为当时外国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
然而遗憾的是 , 到了清朝末年 , 国力衰微 , 社会动荡 , 倾巢之下 , 安有完卵?鸦片战争爆发后 , 因为与英国鸦片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伍秉鉴不得不向朝廷缴纳巨额的金额来保全自己 , 然而这并不能挽救他的事业 。
伍秉鉴死后 , “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 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压榨下纷纷破产 , 属于清代商贸的传奇谢幕了 。
伍秉鉴的后代有钱吗 都变穷人了
据伍秉鉴自己估算 , 在战争中 , 伍家损失了不下200万两白银 。 但这笔数字 , 对于这位号称拥有2600万两的世界首富来说 , 并不至于伤筋动骨 。 况且 , 深谋远虑的伍秉鉴早把生意拓展到了海外 , 行商生意已不是伍家唯一的生命线 。 然而 , 此时的伍秉鉴 , 却已是心灰意冷 。
1842年12月23日 , 他写信给在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友人J·P·Cushing说 , 若不是年纪太大 , 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 , 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 , 通篇怆然难禁之情 。 1843年9月 , 风烛残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鉴 , 溘然长逝 , 终年74岁 。
请采纳
清朝“首富”的伍秉鉴 , 其财产为何最终化为乌有? 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 , 伍秉鉴可以算作世界首富了 , 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很凄惨 。
伍秉鉴能起家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点 , 是时代背景造就了伍秉鉴 。 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仅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 。 当时设立“广州十三行”用以对外通商 , 也就是说 , 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 , 行商们享有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 , 而伍秉鉴正是抓住了这巨大的商机 。
第二点 , 是家庭产业的基础的成就 。 伍秉鉴并非白手起家 。 事实上 , 他的父亲伍国莹 , 曾在广州首富潘启家中做过账房(即会计) , 与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 , 积累了经商的人脉和第一桶金 。 伍家能够成立商行 , 开始参与对外贸易 , 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扶植有着较大的关系 。 等到伍秉鉴三十二岁接管产业后 , 伍家的企业开始迅速的发展 。
第三点 , 伍秉鉴拥有着非凡的经商天赋:1.非常爱惜声誉 , 广交善缘 , 2.重视品牌建设 , 严格控制货品质量 , 3.极强资本运营能力
推荐阅读
- 2017养羊前景如何
- 如何培养镜头感表现力,镜头表现力是天生的吗
- 成都到毕棚沟路况如何,去毕棚沟的路况怎么样
- 如何诅咒一个人尽快死,中国咒死人最灵的方法
- 【扦插】珍珠岩扦插技术
- 【海棠】竹节海棠换盆后的养护
- 【虎耳草】猫耳草和虎耳草的区别
- 【茶叶】茶叶与茶花树的区别
- 【区别】芒草和荻的区别
- tt俱乐部发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