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如何理解,什么是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的恕孔子是怎样理解的? “忠恕”之道体现平等精神因此, 忠恕作为行仁之方, 不仅是一种方法, 更是达到物我平等实现的一种工夫 。 平等, 是价值意义上的平等, 它的前提是个体差异性的实现 。 “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 实则是认为自己的价值高于他人的价值, 高于物的价值, 用自己的价值选择来塑造人、塑造物, 这就抹杀了人我、物我存在的个性差异 。
这些西方学者的理解, 实际表现了一种西方中心论, 把西方的价值加之于非西方社会, 长此以往, 便会产生东西、南北甚至种族之间的冲突 。 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由己出发, 推己及人, 其关键, 全在于一个“己”字 。
儒家只要讲忠恕, 都在强调对“己”的限制和要求, 而不是对人的要求, 强调在实际接人处事待物行为中要有限制, 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 对己的要求, 就是“诚”或“忠” 。 “推”, 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
因此, 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消解对私己的偏执, 从而保证人我、人物各在其自身的限度内有所成就的过程 。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 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的两大潮流 。 在承认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实现沟通, 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
忠恕精神强调的, 正是个性差异实现或限制前提下的沟通, 它体现出一种价值平等精神 。 这些才是忠恕之道真正的现代意义 。 而对于这个原则所做的“积极”表述———“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 很容易导向其对差异和限制性规定的忽略 。 从而助长已经给现代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
儒家仁学
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是“忠恕” 。 “忠”与“恕”实只一道, 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 而“恕”更为基本 。 循此“一以贯之”之道, 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从中引申出来 。
西方传教士曾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误解为次于“爱人如己”的“银律”, 而实际上它是不折不扣的“金律”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忠恕”的精神, 若要走向世界和平, 就须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实行忠恕之道 。 若要真正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 也须实行忠恕之道 。

忠恕之道的恕孔子是怎样理解的 忠恕之道是孔子认为可以终身行之, 又是一以贯之之道 。 论语卫灵公篇载,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 。 」里仁篇载曾参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话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 」可见忠恕之道, 是孔门的至德要道 。

然则怎样叫做忠恕之道呢?论语卫灵公篇云:「子曰, 其恕乎 。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 」雍也篇云:「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说仁之方也已 。 」
大学云:「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 而能喻诸人者, 未之有也 。 」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於人 。 」

儒家思想, 基於对人类的一些伟大信念 。 这些信念不但相信人性善, 更相信「凡同类者?H相似也 。 」人与人之间, 不独口之於味有同嗜, 目之於色有同美, 即心之於理义, 亦有所同然 。 故理义之悦我心, 犹刍豢之悦我口 。 既然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则人伦相处, 只要反身而诚, 能近取譬, 以己之心, 度人之心, 便可「虽蛮貊之邦行矣」 。
何谓忠恕之道 ? 内容来自用户:秋love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