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半导体( 二 )


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 , 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
半导体的分类 , 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 , 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 , 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 。
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 , 虽然不常用 , 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 。 此外 , 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 , 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
扩展资料:发展历史:
半导体的发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
1833年 , 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 , 一般情况下 , 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 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
不久 , 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 , 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 , 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 , 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
1873年 , 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 , 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
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 , (jianxia霍尔效应的余绩──四个伴生效应的发现)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 , 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 。 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
在1874年 , 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 , 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 , 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 , 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 , 它就不导电 , 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 , 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 。 同年 , 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
很多人会疑问 , 为什么半导体被认可需要这么多年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材料不纯 。 没有好的材料 , 很多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就难以说清楚 。
参考资料: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 电阻率约在1mΩ·cm~1GΩ·cm范围内)、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 。
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 , 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 。 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
元素半导体 在元素周期表的ⅢA族至ⅦA族分布着11种具有半导性的元素 , 下表的黑框中即这11种元素半导体,其中C表示金刚石 。 C、P、Se具有绝缘体与半导体两种形态;B、Si、Ge、Te具有半导性;Sn、As、Sb具有半导体与金属两种形态 。 P的熔点与沸点太低,Ⅰ的蒸汽压太高、容易分解 , 所以它们的实用价值不大 。 As、Sb、Sn的稳定态是金属 , 半导体是不稳定的形态 。 B、C、Te也因制备工艺上的困难和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而尚未被利用 。 因此这11种元素半导体中只有Ge、Si、Se 3种元素已得到利用 。 Ge、Si仍是所有半导体材料中应用最广的两种材料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 ,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首次研制出了一种含巨大分子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 其结构稳定 , 拥有卓越的电学特性 , 而且成本低廉 , 可被用于制造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场效应晶体管 。
科学家们表示 , 最新研究有望让人造皮肤、智能绷带、柔性显示屏、智能挡风玻璃、可穿戴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墙纸等变成现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