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7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村里一天一变样”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绿水绕青山 , 风吹花果香 。 走进桂阳县太和镇潭沙村 , 产业发展势头如这夏日一般火热 。
迎着晨光 , 桂阳县委派驻潭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邓典剑正在葡萄园里忙碌 , 细心观察葡萄苗的长势 。 工人们三两成群 , 正在为翠绿的苗苗施肥 。
潭沙村 , 是典型的小农村庄 , 传统作物为烤烟和水稻 。 村民小打小闹 , 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2021年6月 , 桂阳选派由216名队员组成的7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 , 深入22个重点帮扶和26个示范村开展驻村帮扶 。 在广袤的沃野上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
为了增强潭沙村的自我造血功能 , 工作队想方设法 , 在保障基本农田的前提下 , 引产业、延链条、促发展 , 潭沙村产业兴旺、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 。
2021年12月 , 工作队引进了40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 。 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 , 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资金入股 , 阳光玫瑰葡萄挂果后农户每年可获得分红 , 实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互利共赢 。 目前 , 阳光玫瑰葡萄长势良好 , 预计明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 。
阳光照耀下 , 由工作队引进 , 湖南湖大长兴生态有限公司试种的100亩高粱拔节生长 。
“种出来的高粱 , 按照3元每斤的价格 , 将定点销售到茅台公司 。 ”邓典剑介绍 , 试种成功后将在全村范围内推广高粱种植 , 同时形成订单销售的模式 , 进一步拓宽对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渠道 。
工作队还联合村委会与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合作 , 在潭沙村建设黄精试种基地 , 计划在全镇推广黄精种植2万亩 , 把太和镇打造成为“黄精特色小镇” 。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 , 工作队带着思考、深入基层、辛苦耕耘 。 一个个村庄 , 悄然发生着改变 。
夏日的午后 , 清澈的西河水缓缓流淌 , 洁白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岸旁 。 漫步正和镇和谐村 , 犹如置身城市后花园 。
“工作队来了以后 , 村里真是一天一变样 。 ”村民李海英道出心中欢喜 。
笔者到时 , 驻村工作队队长邓卫军正顶着午后的太阳 , 在建好的民居楼前监工 。
原来 , 工作队在入驻后 ,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 , 村民对新房入驻的呼声很大 。 “房子早两年就建好了 , 可由于水电路配套设施不完善 , 大家都没法入住 。 ”
工作队向上争取资金200万元 , 专门用于和谐村基础设施改善 。 完善管网、道路硬化、水电改造、植被绿化 , 工人们每天在工地忙个不停 , 村民马上可以如愿搬进漂亮的新居 。
由邓卫军带路 , 我们沿着村子绕了一大圈 , 一路可见曾经的破旧杂房一扫而空 , 道路宽敞整洁 , 绿树婆娑起舞 。 村里正在改造小广场 , 修建大型文化苑 。 不久后 , 村民可以来苑里乘凉 。 新打造的“麓山恋”景观 , 白鹭翩翩飞舞 , 爬满拱栏的玫瑰花藤 , 别有一番韵味 。
正和镇和谐村的产业发展也有了新奔头 。 该村流转200多亩闲置土地 , 由村委经营 , 引进蔬菜种植企业种植50亩土地 , 并安排一名专干对剩余150亩土地实行“水稻制种+烤烟”轮作 , 实现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 村里发展荷花种植50亩 , 配套发展虾蟹养殖 , 明年将产生效益 。
2021年初以来 , 7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目标 , 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精准帮扶 , 着力打造一批“烟稻村”“水果村”“药材村” ,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局面 ,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起步、农民全面发展 。
推荐阅读
- “丰华”正茂丨乡村善治 破茧成蝶焕新颜
- 【「奋进新征程 建 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肃州: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 梅河口进化镇:产业赋活力,乡村添动能
- 贵州黔西南州把产业发展与技术服务相结合 乡村来了科技特派员
- 「奋斗者 正青春」道吉仁欠: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弥勒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新洲区汪集街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 泥炭土哪里有,乡村泥炭土哪里挖图片
- 贵州籍海归博士,在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
- 高密市胶河社区:道德润村培育新风 乡村振兴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