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常见病害杜鹃花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5.6之间的酸性土壤 。 对光照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枯死 。 最适生长温度为15℃至20℃,若温度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 。
为更好使杜鹃花在北方生长,现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及其习性,与大家共同探讨杜鹃常见的病害:
生理病害
水分失调
由于杜鹃花的根系为浅根性纤细根群,既怕旱又怕涝,浇水不当,轻则落叶,重则死亡,因此浇水是否得当就成为养好杜鹃花的关键之一 。
1.土壤以保持湿润为度,如上壤中水分过多,根部缺氧造成无氧呼唤,使乙醇积累会导致根部发黑腐烂坏死 。
2.土壤中长期缺水,导致植株细胞的紧缩度消失,嫩枝下垂,继而影响花的生长,直至叶片枯萎,破坏体内循环,严重时造成死亡 。
3.杜鹃花根浅而纤细,吸肥能力很差,施肥过于浓稠或施化肥稀释不够,造成肥液浓度超过了根部细胞液的浓度时,使植株体内的水分反渗入土壤中,导致失水 。
防治水分失调的措施主要有:春、夏、秋三季浇水,盆土不干不浇,一般2至3天浇水一次,但每天都应检查一遍,适当给水 。 冬季在室内少浇水,待盆土干了,再浇水 。 施肥要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不要施过于浓稠的肥料,且不能掺有粪渣,应用稀薄的液肥,且需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
营养缺乏
造成杜鹃花植株营养缺乏的原因很多,如水分失调、光照不足或灼伤、土壤养分贫瘠、含芒硝盐碱或逐渐碱化等等,都能造成植株的营养缺乏 。 再例如土壤中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铜、硫、铁、锰等任何一元素缺乏,植株都表现为失绿黄化,称为缺素症 。 症状及解决办法见文尾表格 。
施肥大致分三个阶段 。 即春施花前长蕾肥,花后施肥及分化肥;施长蕾肥主要促进花芽分化,应以磷肥为主 。 长蕾肥春鹃在3月前施1至2次,夏鹃宜在4月前后施入,绝不能多施氮,否则造成枝叶徒长并造成花蕾萎缩或落蕾,以至前功尽弃 。 杜鹃花谢后,应立即摘去残花,避免其结实,并及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肥料2至3次,每隔一周再施一次,以促进新梢抽生粗壮,枝叶繁茂,和补偿植株在开花时消耗的养分 。 为了防止杜鹃花叶片黄化,应加施硫酸亚铁+柠檬酸+水(1:1:100),根外施肥连续2至3次;或0.03%硫磺可使黄叶变绿 。 一般来说,每月追肥一次,落叶杜鹃进入温室后,休眠期可不施肥,而常绿杜鹃每月照常施肥一次 。 施肥量视植株的生长势和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植株大,生长健壮的,可用2至3份肥料加水7至8份稀释后施入 。 如植株小,那肥液浓度更应淡一些,肥水比例1:9,至于生长不良的,应更淡一些,甚至暂不施肥 。
下列病害只是其中的极少部分,病菌所造成的病害尽管不同,但防治办法基本相同,除长期坚持通风外,常见药剂如下:
1.根部病害 。 由各种细菌的寄生所引起的根部腐烂或长成肿瘤 。 常见有根腐病、根瘤病等 。
如根瘤病:病株根部受害,引起地上部分生长衰弱,叶片萎缩、干枯 。 根上出现褐斑、软腐等症状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干枯后有时出现较大型黑褐色粒状物,即病原菌菌核 。 药物治疗一般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同时用20%甲基立枯磷300至500倍液灌根 。
2.枝干病害 。 常见的有茎腐病、溃疡病等 。 病状为枝干腐烂,表皮开裂,枝脂流溢,枝条有斑点、污点、肿瘤等 。
3.防治方法:
A.石硫合剂 。 用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熬制时间为50分钟左右)的红褐色透明的液体,波美度27至28度 。 兑水使波美度为5度 。 春季发前进行喷施可防治多种病害 。
推荐阅读
- 【防治】洋兰花瓣灰霉病防治
- 【花】怎样防治大豆花叶病
- 【富贵竹】富贵竹叶尖枯焦怎么办
- 【病害】红掌的致命病害--细菌性
- 【吃】黄瓜和虾能一起吃吗
- 【发黄】散尾葵中下部叶片发黄防
- 【吃】绿豆和黄瓜能一起吃
- 【腐烂】棕榈腐烂病
- 【病害】苹果树根部病害防治技术
- 【防治】防治刺柏绿篱黄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