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茄子黄萎病


今天给大家说说茄子黄萎病的病原病状以及防治方法:

【茄子】茄子黄萎病

文章插图

病原茄子黄萎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
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细长,上有数层轮状排列的小梗,梗顶生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 。 厚垣孢子褐色,卵圆形 。 可形成许多黑色微菌核 。
茄子黄萎病
症状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 。 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
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 。 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 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 。 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
为害作物除为害茄子外,还为害甜(辣)椒、番茄、马铃薯、瓜类等多种蔬菜以及棉花、芝麻等多种作物 。
发病规律茄子黄萎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 。 病菌借风、雨、流水、人畜、农具传播发病,带病种子可将病害远距离传播 。 土壤中的病菌,从幼根侵入,在导管内大量繁殖,随体液传到全株,病菌产生毒素,破坏茄子的代谢作用,引起植株死亡 。 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9~24C,30℃以上停止发展,菌丝、菌核在60℃、10分钟致死 。 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造成的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茄子定植至开花期,平均气温低18~C的天数多,雨量大,浇凉的井水发病重 。 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底肥不足,定植过早,覆土过深,起苗时伤根多,过于稀植,土壤易龟裂,连作地块发病重 。
防治方法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栽培措施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是防治避免茄子黄萎病的有效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 如长茄1号、黑又亮、长野郎、冈山早茄等 。
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 。 从无病株上留种,或种子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2小时后直接播种 。
3.农业防治 。 实行轮茬作业3~4年;无病土育苗;施足腐熟有机基肥,增施磷钾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烧毁 。
4.药剂防治 。 苗期用浩瀚高科技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加96%硫酸铜1000倍液灌根后带药移栽,或定植时用50%多菌灵药土(亩用1公斤药加40~60公斤细干土拌匀)穴施 。 据试验,发病初期用恶霜灵嘧菌酯(30%恶霜灵,8%嘧菌酯)600-800倍液灌根治疗,每株灌药液100毫升,5-7天灌1次,连灌2-3次,病株可迅速恢复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
5.嫁接换根 。 用野茄2号、云南野茄、日本赤茄、托洛巴姆(日本砧木)、CRP(南韩砧木)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可收到95%以上的防效 。 嫁接时必需用无菌土培育接穗,防止接穗带菌,否则影响防效 。
6.巧管水肥 。 在北方6月份茄子生长前期,地温偏低,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防止阴冷天浇水使地温低于15℃引起黄萎病暴发 。 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 。 门茄坐果后,追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宝等或茄科类专用叶面肥2-3次,或每次667平方米追氮肥10-15公斤,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 。
【【茄子】茄子黄萎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