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龙蚕茧向绿色养殖要效益
本文转自:南充新闻网
蚕农正在采收蚕茧 。
●刘维 文/图
“我家这个茧子,比市场价高15%到20% 。 今年养5季蚕,收入就有1万多!”望着如雪似霜的蚕茧,会龙镇石门楼村村民龚连琼笑眯了眼 。
【会龙蚕茧向绿色养殖要效益】高坪区桑蚕养殖历史悠久,会龙镇更是远近闻名的蚕桑示范基地乡镇 。 近年来,该镇坚持走绿色可持续的蚕桑产业发展道路,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 。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会龙镇属典型丘陵山区,气候适宜,排灌条件良好,绿树繁花处处可见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家家种桑、户户养蚕,颇具规模 。 然而,这种以村民自养为主的产业模式竞争力小、抗风险能力弱,当地经济发展的“劲”提不上来,蚕桑产业逐渐没落 。
2020年,乘高坪区乡村振兴“633”行动的东风,会龙镇走上标准化、绿色化的种桑养蚕之路,招引业主建设绿色有机蚕桑产业基地,由南充市蚕业管理站、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给予桑蚕养殖技术支持,由镇政府统筹懂技术、有能力的村民入园务工,建设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鼓励蚕砂回田资源循环利用,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到底 。
杨泽武是会龙镇引进的业主之一 。 在落实蚕桑基地实施方案中,会龙镇党政干部会同桑蚕养殖专家对选址进行反复论证,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宣讲土地流转细则,打消村民顾虑,逐步形成“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 。 考虑到部分村民技术不专业不成熟,会龙镇又多次组织村民开展桑蚕养殖技术培训,前往绵阳等地观摩学习,增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 2021年,杨泽武的蚕桑基地第一季蚕茧上市,产值达到50万元 。
从“随意散漫”到“绿色种养”
走进会龙镇石门楼村的标准化养蚕大棚,只见一个个蚕茧洁白无瑕,村民正在将蚕茧从方格中小心摘下,再进行统一晾晒 。 杨泽武举起一个蚕茧向笔者展示,不过成年男性一个手指节大小的蚕茧,却能拉出一公里长的丝来 。 这种茧丝纤度细、弹性好、耐摩擦、生丝等级高,今年收购单价达每公斤50元,被制成生丝之后销往世界各地 。
笔者了解到,蚕是一种十分“娇气”的生物,一旦沾上农药、病毒等必死无疑,所以蚕茧的质量直观反映了养殖过程是否绿色、科学 。
为保证产出净度优、等级高的蚕丝,会龙镇的蚕桑基地实施全流程绿色种养 。 在种植桑苗时注重行间距、打窝尺寸的科学性,在桑树间复合种植大豆玉米,有效提高土壤利用效率,并采取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坚决杜绝农药、除草剂使用,确保桑叶绿色无污染;在养蚕基地,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室、储桑室、调桑室、消毒池、蚕砂处理坑,引入省力化蚕台、消毒设施设备、切桑机、方格蔟等专业设备,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在蚕砂回田时,进行腐熟、深埋等操作,有效避免病虫二次传播,也为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增添了有机肥 。
截至目前,会龙镇已建成5000亩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10座现代化标准养蚕大棚,有效带动了石门楼村、硝厂村、老场垭村、熊家桥村300余户村民增收 。
推荐阅读
- 纸短情长诉真情 乐清市三医与患者的“双向奔赴”
- 喜欢,是眼睛里看向他时藏不住的深情
- 王者荣耀:寂然新赛季反向冲分不是没有原因的,原来是他
- 敦煌千亩向日葵 开出“致富花”
- 【栽培方法】观赏向日葵的栽培方法
- 【人参】人参
- 真爱的力量如此强大,让抗童话故事的我们不仅心生向往
- 余生,让我们与文雅相伴,与爱同行,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
- 人生的路非常崎岖,常常让人迷失方向
- 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我保护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