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钱氏平生刻意方药 , 因此其对儿科方剂学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 钱乙制方遣药的特点是处处注意到五脏的虚实寒热;在祛邪务尽的原则下 , 处方力求攻不伤正 , 补不滞邪 , 或消补兼施 , 或寒热并投 , 并从柔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 以扭转当时医界滥用香燥药物的偏向 。
【钱乙的组方规律与用药特色】
一、化裁古方
钱氏善于化裁古方为儿科所用 。 在化裁时注意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例如异功散系六君子汤去半夏而成 , 以收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之功 。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 , 易为虚实 , 津液易伤 , 因此尤宜于儿科 。 又如大黄丸和三黄丸二方系从《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脱化而来 。 大黄丸仅用大黄、黄芩二味 , 且大黄用量减半 , 意在既能泻阳明之实热 , 更可清金而制木 , 至于剂型改以炼蜜为丸 , 服法用蜜水送下者 , 乃取其“丸者缓也” , 蜜以润之之意 , 使该方泻下之力既微且缓 , 而清热之功又可充分发挥 。 故以此方治疗小儿肺胃有热 , 肝风欲动 , 里实而有下证者 , 甚为合拍 。 三黄丸药味虽与仲景原方无别 , 但在药量与剂型上略有变更 。 方中重用黄芩 , 用量为其他各药的五倍 , 目的在于着重清泄三焦实热 , 而非专事攻下 。 剂型用面糊为丸 , 服法以米饮送下 , 亦全在顾护胃气、制约苦寒 , 从微从缓 , 清泻而不伤正的目的 。 此方李东垣曾用于治疗小儿、男妇三焦积热 , 目赤肿痛 , 口舌生疮 , 烦躁便秘以及五脏俱热之痈疖、痔疮、肛裂诸病 , 颇有心得 , 而被收入《脾胃论》一书 。
灵活变通是钱氏化裁古方的又一特色 。 如古制香连丸用黄连苦降以清热 , 木香芳烈以行滞 , 本是治热痢之方 , 钱氏在此方中加豆蔻温涩止泻 , 名豆蔻香连丸;加诃子肉苦温涩肠 , 名小香连丸;加白附子祛寒 , 名白附子香连丸;
加豆蔻仁、诃子肉、没石子 , 名没石子丸 。 上述五方虽然同治小儿腹痛泻利诸症 , 但寒热通涩之性已有变化 。 此外 , 钱氏还将香连丸中去木香 , 加陈皮 , 名橘连丸 , 以治小儿疳瘦 , 变清热理气之方为消食和气、清火治疳之剂 。 可见其斟酌通变、动契精微之概 。
二、创制新方
钱氏不但善于化裁古方 , 而且勇于创制新方 。 在创制新方时 , 能注意到脏腑功能的恢复以及相互间的整体关系 。 如泻白散除用桑白皮泻肺化痰、降逆平喘之外 , 又用地骨皮滋阴退热 , 甘草、粳米益胃和中 。 此方泻实顾虚 , 泻肺顾脾 , 因此李时珍称为“泻肺诸方之准绳” 。 又如益黄散用青皮、陈皮、木香理气燥湿 , 芳香化浊 , 另有诃子涩肠、甘草守中 , 虽不用一味正补之药 , 而方名却曰补脾 , 可见立方之奥 。 再如白术散 , 方中药物主以四君 , 健脾益气而补中 , 又因脾喜燥恶湿 , 故加藿香以化湿;脾以升为健 , 故加葛根以升清;脾贵运而不贵滞 , 故加木香以畅中 。 如此配合 , 静中有动 , 升降相因 , 用治渴泻、疳疾 , 实为良剂 。 近世多用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 , 其效甚佳 。 其他如阿胶散 , 既用阿胶养阴补肺 , 又用马兜铃、牛蒡子开肺利咽 , 杏仁降肺止咳;既从肺之本脏施治 , 又用甘草、糯米护脾胃以养肺金 。 如此相合 , 则补肺之中兼以补脾 , 滋阴之中兼以宣肃 , 故为后世治疗肺损久嗽属于阴虚气郁证者之常用方剂 。
推荐阅读
- 【虎皮兰】盆栽虎皮兰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 【方法】常春藤长得快的四种方法
- 【兰花】养护和管理兰花的方法
- 【花】盆栽龙船花怎么养?龙船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树】煮过的松树皮可以直接养兰花吗
-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养花】养花知识
- 【特点】银杏树的三个特点
- 【花卉大全】最重的木头
- 【区别】海带苗和裙带菜的区别